谭希林(1908年3月12日—1970年2月11日),原名谭载章,曾用名谭曦临。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谭希林190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铜官镇源嘉湖石头嘴村一个制陶工人家庭。
6岁起入长沙县立第4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先后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附属乙种工业学校、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学习。14岁时因家贫辍学,入湖南纱厂做工。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他因在“五卅”反帝运动中积极投身纱厂的罢工斗争,被厂方开除。后经省总工会介绍到安源路矿参加矿工俱乐部工作。翌年1月,受矿区中共组织派遣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营。毕业后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后调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排长、副连长。
1927年9月随警卫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转战至井冈山。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副营长,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曾参与指挥黄洋界保卫战。
在井冈山、闽西苏区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立过许多战功,曾参与开辟、建立、巩固井冈山和闽西苏区根据地,战绩显著。在红军中他曾担任过工农红军第一师特务连连长。在此期间,一次曾率领所部勇敢地前往解救被地主武装包围的毛主席等领导同志,由于他机智勇敢,终于使领导同志脱离危险。此后被大家传称为:“救驾将军”。
1928年4月任工农红军第四军11师31团副营长,敌人进攻井冈山时,他在率部负责守备黄洋界哨口保卫战斗中,亲自指挥部队将剩下最后一发炮弹打中敌军指挥所,使敌人大吃一惊,迫使敌人慌忙撤退。毛主席同志得到黄洋界战斗胜利的消息,乘兴写下了:
山下旌旗在望,山上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的壮丽诗篇,至今写进历史,传为佳话。
1929年后历任红4军随营学校总队长兼教育长,闽西红军学校校长,红20军代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员,闽西新红12军参谋长兼34师师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团团长。
1931年夏,因率部攻打宁都附近的赖村失利,在苏区肃反中遭诬陷,被开除党籍并被降职为红军特科学校教员,后任该校学兵连连长、营长、副团长、主任教员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特科学校编入干部团,任该团特科营工兵教员。征途中,曾发挥工兵技术特长,多次完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艰巨任务。到陕北后,恢复党籍,任抗日红军大学地方干部营营长、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1938年底奉调赴华中,先后任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军事部部长,新四军第4支队参谋长兼第14团团长、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第2师6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津浦路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江军区司令员兼第7师代师长。率部参加了巩固发展津浦路西和皖江根据地的斗争和反顽、反“扫荡”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师长、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胶东军区代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32军军长。
1940年攻克定远,建立第一个津浦路西有县城的民主政权。主要战绩:1940年初,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向其所属部队下达秘密文件,“限共”、“溶共”。掀起了反共高潮。苏皖地区国民党顽军受命调动其所属部队要向新四军江北部队进攻。一片乌云笼罩淮南大地。对此,刘少奇同志明确指示:“不仅要打鬼子,还要反磨擦。如果在反摩擦斗争中,不能取得胜利,那我们就不可能求得统一、求得联合、寻求真正的抗日统一战线。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与国民党顽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
同年舂,谭希林等在刘少奇和江北指挥部领导指挥下,率四支队,对进攻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的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十多天的艰苦、激烈的战斗,共歼灭敌人二千五百余人,俘掳一千多人,缴获轻重机枪三十余挺,长短枪一千余支,子弹十九万余发,取得了重大胜利。
同年3月初,兼任14团团长的谭希林率部在凤阳红心铺村进行整训,一天,他突然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拍来十万火急的电报,获悉桂系顽军分两路向新四军江北根据地进攻。一路由李品仙部的138师2000余人,由古河向北经广兴集进犯界牌集;另一路有皖北行署主任颜仁毅率其第八纵队及桂系顽军一个营共3000余人,从定远方向直奔位于大桥镇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于顽军行动诡秘,沿途封锁了消息,当我军发觉时,颜仁毅的前哨尖兵已迫近大桥镇,与江北指挥部仅一水之隔,这危急的情况使谭希林大吃一惊!
他心里非常清楚,四支队第七团在周家岗,第八团在津浦路东,第九团在王子城,,特务团在大马厂,江北指挥部身边只有一个特务营,如何能抗击顽军数千之众?于是谭希林立即命令部队集合出发,连夜火速增援大桥镇。从凤阳驻地到大桥镇,有一百多里路,部队在黑夜中急奔,终于在天亮前赶到大桥镇。
谭希林疾步走进江北指挥部向刘少奇、张云逸、郑位三等首长请领任务,三位首长,看到谭希林急匆匆赶来,相互对视着笑起来,谭希林当时有点模不着头脑,。
刘少奇微笑着握着他的手说:“你看,说曹操曹操到。希林同志,你们的动作真快呀!”接着按照刘少奇与江北指挥部指示南北分兵两路,袭扰顽军后方,在运动中将顽军击溃。接到命令后,谭希林率14团由北路奔袭攻打颜仁毅的老巢定远城附近,荫蔽集结部队,并派遣了小股先头部队化装成国民党正规部队,骗开定远县大队守备的城东门,等敌人发觉上当,进行抵抗时,为时已晚,这样谭希林的14团,解放了定远城,赶跑了国民党县长吴子常,捣毁了颜仁毅的老巢。
此后又继续开辟定、凤、滁等地区并建立了定(远)、凤(阳)、滁(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并建立了地方武装。至此,以定远东南藕塘镇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
1940年6月谭希林任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谭任旅长兼政治委员、津浦路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津浦路西区党委书记。之后,又在巩固、扩大淮南津浦路西根据地作了大量工作。
在皖江抗日根据地担任新四军七师代师长、师长时期,为巩固、扩大皖江根据地,扩大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又做出重要贡献。
1943年9月谭希林将军奉命率二师六旅16团,从淮南津浦路西广兴集、长山等一带出发於同年10月中下旬抵达皖中,就任七师代师长,师长。之后,曾参与指挥过界牌战斗、谢圩战役、周家大山战斗;还有1944年11月在磨盘山地区三天两夜激战击溃顽军第八游击纵队;同年夏季击溃顽军176师的进攻;同年10月日、伪、顽军各三千余人,在飞机配合下,分多路进攻包围和含根据地,妄图消灭我新四军七师主力。七师部队主动跳出日伪军的包围,进攻敌人后方据点,取得反扫荡的胜利;从而领导皖中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的战争中发展壮大。同时1944年七师还向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先后攻克了巢县张家曈、无为县塔桥等10余处据点。
1945年谭师长指挥皖江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先后攻克了无为县城、望城岗、凤凰、襄安、运漕、雍家镇、陶厂、白渡桥等40多座日伪据点。长江以北日伪据点全部攻克收复。消灭日伪军近万人,俘掳五千多人。主力部队迅速扩大,皖江军区所属部队从1943年六千多人,发展到三万多人,同时解放了大片国土,皖中皖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人口三百多万,皖江解放区成为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将军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师长、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胶东军区代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32军军长。
1949年6月曾率部解放青岛。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1950年出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54年届满回国后重回部队,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1958年至1969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70年2月11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