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录取6种常见诈骗手段 考生家长要多长个心眼
时间:2019-06-28 10:16:42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4437次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之后,高校录取即将开始,各种招生诈骗和非法招生活动也粉墨登场,为提高考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特将6种常见的诈骗手段进行归纳,提醒考生和家长切莫上当受骗。
从近年来全国查处的招生诈骗典型案件看,当前招生诈骗的主要特征是:不法分子或中介谎称“有内部关系”,向考生和家长作“交钱就能低分高录”等虚假承诺,利用考生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实现诈骗目的。
诈骗手段一: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不同学历教育之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提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也是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形式,但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各有不同的政策规定和特点,不能与普通高校招生相互混淆。考生要分清不同的教育形式,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就学的类别,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手段二:伪造虚假招生信息
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更有甚者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公示录取名单、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提示:合法的招生院校名单均在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上公布,除此之外的其他办学机构均不具备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资格。
诈骗手段三:鼓吹有内部关系
不法分子和中介打着招生机构的“朋友”、“校友”、“合作伙伴”等幌子,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降分录取未达线考生。
提示:高校招生实行“阳光工程”,市教育考试院已将各高校在我市的招生计划汇总通过《计划汇编》向社会公布。在录取期间,市教育考试院将随时发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只有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批次和相应高校的分数要求,才有机会被高校录取。绝不可能像一些招生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搞到招生指标。所谓的“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都是骗局。对待此类机构或者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按照教育部规定,安排跨省招生的本科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但教育部严禁高校利用调整计划降低标准指名录取学生,严禁高校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因此,各高校的预留计划在增投重庆市时,将严格按照分数和志愿、从高到低顺序投档。
诈骗手段四:宣传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
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和家长大肆宣传“单独招生”、“自主招生”等就是学校“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可不受约束,随意突破文化成绩要求。
提示:教育部严禁招生院校未经省级招生部门同意,擅自录取考生。目前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自主招生)的部分大学和试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考生必须通过高考或按学校招生章程规定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成绩也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而且整个测试及录取过程均由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最后经省级招生部门批准录取。
诈骗手段五:吹嘘可搞定“定向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提示:部分高校在我市的定向招生计划已经向社会公布,其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我市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诈骗手段六:声称走了后门来邀功行赏
明明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不法分子却称自己托关系走了后门,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
提示:市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公布考生录取结果和相关信息,考生和家长可自己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完全没有必要从其他渠道获知,更没有必要理会一些人员的“邀功请赏”。
总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是严格按国家和重庆市的招生政策和规定执行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更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
录取期间,考生可以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cqksy.cn)和重庆招考信息网(www.cqzk.com.cn)免费查询自己的录取轨迹和录取情况,也可以到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进行查询。考生被正式录取后,将收到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市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获取各种招生信息,仔细甄别各种招生欺诈行为,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