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登科记考》中记载“终唐之世,贡举进士凡266次,及地进士为6642人”平均每次不到25人,录取率在1%~2%左右。“30老明经,50少进士”,即使是饱读诗书的才子科举成绩不理想的人也不在少数,本文就将谈谈科举成绩没考好该怎么办。
一、诗文取士
要知道以对方的名字开玩笑在现在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在尊礼的古代,足见顾况对白居易的轻视。但当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后,立马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顾况看到的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流传至今的名诗成功将顾况征服,对其大加称赞,一改之前的态度称赞到有这样的才华见识在哪里都能“居易”了。
就这样白居易用自己的才华成功的得到了诗人顾况的推荐仕途顺利,也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另一个例子则是杜牧。家中世代为高官的杜牧找起人来要方便的多,他拿着那篇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找到了当时的太学博士吴武陵,吴武陵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当即找到了负责管理科举录取的礼部侍郎崔郾,一开始便要求崔郾将杜牧定为状元。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卢肇经宰相李德裕的举荐提拔获得状元,项斯在杨敬之写诗称赞后项斯名声大噪,第二年就榜上有名。这也说明了当时名人的举荐和名声对科举考试结果的影响,这是由当时的魏晋遗风和条件限制影响下的结果。
科举产生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等由中正官来选拔,而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家世成为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一影响在科举制成立的初期依然存在。而由于当时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判学子标准,为了减少外界对选拔结果的不满,权贵大家举荐的以及名气的大小成了选拔的重要标准之一。拥有了名人的举荐仕途之路会顺利很多,总而言之这样的选拔结果参杂了太多考官的个人情感。
二、另辟蹊径
当时在科举中公然走后门的不在少数。按照正规的考试流程要经过极为复杂的过程,经过乡试、会试到殿试时间极长,淘汰率极高,再加上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人才,但官员任免的权力任然掌握在皇帝手中。
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也不像后世一样官员基本由科举考试选拔,而是由多种途径构成,即使进士及第也要经过面试选拔等重重过程才能被正式任用,因此当时的民众并没有对这种走后门的行为表示反对,而这种方法效果也极佳,不少人选择了走后门的方式。王维便是这一方法的受益者之一。
考生包谊文的文采不错,却得罪了当时的主考官刘太真,刘太真不想让包谊文高中,又不想让包文谊第一场便被淘汰就拖到了第二场,第二场又拖到了第三场,直到最后才淘汰。然而当名单给宰相过目时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当时正值朱泚之乱刚过不久,宰相对名单中有朱姓学子极为不满,急令刘太真换人,而刘太真紧张之下只记得包文谊的名字,于是包文谊高中。这也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情感因素的影响之大,往往考官的影响将决定最终的结果。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