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志愿填报 > 高考知识 > 正文
志愿填报
  • 唐朝人科举考试没考好怎么办?可以用诗歌补考,还可以公然走后门
  • 时间:2019-11-07 15:45:37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6724次
  •        科举考试是唐朝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亦是学子入仕为官的主要途径。唐朝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多有优待,为其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而高中的学子将进入国家预备官员的阵营,社会地位也随之迅速提高。高收益伴随的是高难度,科举考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据《登科记考》中记载“终唐之世,贡举进士凡266次,及地进士为6642人”平均每次不到25人,录取率在1%~2%左右。“30老明经,50少进士”,即使是饱读诗书的才子科举成绩不理想的人也不在少数,本文就将谈谈科举成绩没考好该怎么办。

           一、诗文取士
           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上层权贵的意愿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录取的结果。而当时的上层权贵喜欢的是诗文。为了得到这些权贵的欣赏,诗人们将自己得意的作品送到他们手中,期望以此方式赢得权贵的欣赏并得到推荐,这种方式被称为“干谒”,而伴随这种方式也产生了大量的干谒诗。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于提高科举的成绩是很有效的,干谒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最典型的例子是白居易。当年16岁的白居易准备好了自己的诗集,托人引荐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诗人顾况手中。最初顾况并不尊重当时只是初中生年纪的白居易。当知道白居易的名字后笑道:“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啊”。

           要知道以对方的名字开玩笑在现在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在尊礼的古代,足见顾况对白居易的轻视。但当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后,立马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顾况看到的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流传至今的名诗成功将顾况征服,对其大加称赞,一改之前的态度称赞到有这样的才华见识在哪里都能“居易”了。

           就这样白居易用自己的才华成功的得到了诗人顾况的推荐仕途顺利,也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另一个例子则是杜牧。家中世代为高官的杜牧找起人来要方便的多,他拿着那篇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找到了当时的太学博士吴武陵,吴武陵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当即找到了负责管理科举录取的礼部侍郎崔郾,一开始便要求崔郾将杜牧定为状元。
           虽然崔郾很欣赏杜牧的文章,但由于之前找过崔郾的人太多了无法做到,最终协商下杜牧被安排在第五名,而前五名是由皇帝阅卷的,对仕途大有益处。而最终结果出来杜牧果然在第5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卢肇经宰相李德裕的举荐提拔获得状元,项斯在杨敬之写诗称赞后项斯名声大噪,第二年就榜上有名。这也说明了当时名人的举荐和名声对科举考试结果的影响,这是由当时的魏晋遗风和条件限制影响下的结果。

           科举产生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等由中正官来选拔,而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家世成为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一影响在科举制成立的初期依然存在。而由于当时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判学子标准,为了减少外界对选拔结果的不满,权贵大家举荐的以及名气的大小成了选拔的重要标准之一。拥有了名人的举荐仕途之路会顺利很多,总而言之这样的选拔结果参杂了太多考官的个人情感。

           二、另辟蹊径

           当时在科举中公然走后门的不在少数。按照正规的考试流程要经过极为复杂的过程,经过乡试、会试到殿试时间极长,淘汰率极高,再加上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人才,但官员任免的权力任然掌握在皇帝手中。

           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也不像后世一样官员基本由科举考试选拔,而是由多种途径构成,即使进士及第也要经过面试选拔等重重过程才能被正式任用,因此当时的民众并没有对这种走后门的行为表示反对,而这种方法效果也极佳,不少人选择了走后门的方式。王维便是这一方法的受益者之一。  
           王维找到岐王想要得到推荐,岐王便把王维精心打扮了一番后包装成乐师,带入了九公主府中弹奏了琵琶曲《郁轮袍》,再伺机将王维的诗词呈上。九公主被王维的对王维的才华和外表颇为欣赏,王维就这样成了那届科举的状元。有一则笑话可以体现当时权力对结果的影响之大。

           考生包谊文的文采不错,却得罪了当时的主考官刘太真,刘太真不想让包谊文高中,又不想让包文谊第一场便被淘汰就拖到了第二场,第二场又拖到了第三场,直到最后才淘汰。然而当名单给宰相过目时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当时正值朱泚之乱刚过不久,宰相对名单中有朱姓学子极为不满,急令刘太真换人,而刘太真紧张之下只记得包文谊的名字,于是包文谊高中。这也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情感因素的影响之大,往往考官的影响将决定最终的结果。

          小结
           受魏晋遗风的影响和时代条件的限制,唐朝的科举考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学子可以通过“干谒”的方式获得权贵的推荐来提高自己的科举成绩,也可以通过走后门的形式来获得关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虽然有这些不太公正的方式,但唐朝科举考试的结果是相对公正的,最后榜上的名单是要得到大家认可的。
           传闻贺知章做主考官时,由于录取的结果与学子们的期望大相径庭,引起公愤。在众人的围攻下,贺知章不得不爬上梯子缩在墙边对学子们解释。由此可见,虽然当时的科举制度不是很完善,科举的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的,学子们可以对其结果监督检查,一个中国从隋唐时期沿用至清光绪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逐渐成熟。
           参考文献:《登科记考》
  • 上一篇:《开成石经》: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
  • 下一篇:2020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