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志愿填报 > 高考知识 > 正文
志愿填报
  • 志愿填报专家晨雾:专家们,请不要再误导考生和家长了!
  • 时间:2019-02-01 18:34:35        编辑:xinzhengjiaoyu        点击量:3545次
  •  据2017年6月29日《南京晨报》报道,在6月27日至28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学工处处长周勇现场支招。以下摘录这位专家周勇处长的高论:  
           “面对本二、本三批次合并招生、院校平行志愿由5个变为8个等政策变化,有的考生和家长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这些问题究竟怎么“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学工处处长周勇现场支招。他认为,虽然今年政策变化较大,但往年填报志愿的“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没有改变。针对平行志愿数的增加,他建议考生在填报时将8个院校志愿按照“冲、稳、保”的顺序,划分为“3+3+2”三个志愿组,每个志愿组之间维持3分左右的分差。为提高录取率,要充分保证最后两个志愿的合理性,一般而言,第7个志愿可将今年的考生排名与去年的分数进行对比,选择低3分左右的院校,第8个志愿可以低5-10分。”
            媒体报道这段话文字不多,但是这位周勇处长不知道从哪里来那么大底气讲出这些话来。在晨雾看来,这些文字至少有三处不妥之处。
    1.“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就一定不可以改变?
           周勇处长认为,虽然今年政策变化较大,但往年填报志愿的“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没有改变。这句话没有大毛病。
             “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是目前最经典、最简单、最安全、最流行的平行志愿填报原则。这个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规则,一方面使得考生和家长按照“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填报志愿后,“够上那个投档哪个”,被一所与自己分数排名相适应的高校成功投档不再困难了。另一方面是有了托底的安全感。位置在最后的托底学校可以尽自己的意愿随意往低设置,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一定把考生托住。让我们的考生和家长们踏实多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平行一轮投档的规则让我们轻易不敢不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一旦发生从某一高校退档,后序填报的平行学校对退档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直接退到本批次征集志愿或者下一个批次。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由于我们填报的冲高的学校是没有把握的,一旦冲高成功被投档,一定是在该校的接近门槛位置,几乎没有任何选择专业的分数空间,很可能被服从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因此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通过志愿填报达到高校层次和专业都满意的选择。而“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对解决这个难题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研究发现在以前传统的顺序志愿模式下这个难题也存在但并不那么突出?在顺序志愿情况下,由于第一志愿只有一所学校可选,而一旦第一志愿的学校失手落到第二志愿,考生所能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层次一落千丈,心理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所合适的第一志愿高校不落榜成了头等大事,专业的选择反而成了次要的被淡化了。可是那种淡化专业选择的填报方式,最终的专业录取结果却不那么糟糕,多数考生被还可以接受的专业(至少是自己填报了的专业)录取。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在考生和家长们普遍担心第一志愿落榜的心理下,这唯一的一所第一志愿高校几乎没有谁敢于随便冲一冲,甚至稳一稳都不太敢,常常是有意地给自己留有余地保守填报。比如说600分层次的考生故意选择590分甚至580分层次的高校。这样投档后的考生分数常常比投档线高出一截子,具体表现在我们查阅各高校当时的各个分数段录取分布情况,投档后考生密集分布在中间段或者中间偏下段,而不会像现在这样集中在投档线附近。这样多数考生都有足够的空间选择专业,容易被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录取,所以专业满意度高一些。而在平行志愿情况下考生有多个平行学校可以选择,考生不担心落榜而敢于冲高,大家都冲高的结果一方面推高了高校的投档线,造成高校录取扁平化。另一方面投档线附近考生集中。这些位于高校门槛附近的考生没有足够的分数空间满足自己所填报的专业而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专业满意度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并不是平行志愿技术规则本身造成了考生专业选择不好,而是平行志愿技术规则对考生家长们填报心理的影响,再加上专家们大力宣传所谓“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造成考生专业选择性变差。有了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通过志愿填报解决专业满意度的问题了。我们可以设想,在平行志愿的模式下,如果以顺序志愿的填报心态选择高校,就应当能够提高专业满意度。具体操作时候,“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只要放弃“一冲”就变成不再冲高的“一稳、二保”的原则。这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保底功能的顺序志愿。
           由此可见,要解决“高校和专业都满意”这个问题在操作层面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这种放弃冲一冲的福利的做法。因为这也等于你放弃了追求更高层次学校的机会,你愿意吗?
            这足以说明“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不是不可以改变。我们的专家,至少要告诉考生和家长们,除了“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以外,还有“一稳、二保”的原则也可以选择。前者的优点是考生比较容易被一所与自己分数排名相适应的高校成功投档,合理安排梯度后,达到“够上哪个投档哪个”;缺点是如果幸运被冲高学校录取,专业满意度比较差。后者的最大优点是容易实现“高校和专业都比较满意”的选择;缺点是你放弃了追求更高层次学校的机会。
      我们的专家至少应当同时告诉考生家长们这两种填报原则并存,以及他们的优缺点。让考生和家长们自己去选择。而不是简单地追潮流似的只谈往年填报志愿的“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没有改变。凭什么就不能改变呢?
    2. 每个志愿组之间维持3分左右的分差没有任何依据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至少认可“一冲、二稳、三保”是平行志愿填报的原则之一。那么在认可这个大原则下,很自然就会遇到两个问题。对江苏考生8个平行志愿来说,一个是冲、稳、保的学校各占几所?另一个是各个学校之间应当间隔多少分的分差?
            针对江苏省平行志愿数的增加,周勇处长建议考生在填报时将8个院校志愿按照“冲、稳、保”的顺序,划分为“3+3+2”三个志愿组,每个志愿组之间维持3分左右的分差。
           关于划分为“3+3+2”三个志愿组,我认为争议不会太大。只要考生家长愿意,完全可以这样分组。但是晨雾认为这和上一个问题一样,最好不要说得太绝对。考生和家长完全可以不拘泥于“3+3+2”的分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分组也许更加合理。比如说,3个冲一冲难道不太多了吗?“1+3+2+2”分四组就不合理吗?我们知道最可能被投档的应在在“稳一稳”区段,“1+3+2+2”的思路就是给出一个高校冲高机会,在稳一稳区段分两段“3+2”两组。优点也是明显的。还有最常见的“1+1+1+1+1+1+1+1”的8校均匀梯度间隔也不是不可以,虽然晨雾认为8校均匀梯度还不如“3+3+2”组合呢。晨雾想说的是,只要考生和家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组合。
            如果说周勇处长说的“3+3+2”的分组还有一些道理的话,那么“每个志愿组之间维持3分左右的分差”的说法就属于谬论了。这是因为不针对某个考生个案,笼统地宣扬平行志愿学校之间的所谓推荐的梯度都是谬论。关于这个谬论我觉得几乎不值得一驳。随便举一个个案就能驳斥。
            比如有一位江苏家长咨询:江苏理科考生333分,今年江苏理科一本线是331分,他只高出一本线2分。我想问一问周勇处长,按照“3+3+2”三个志愿组,每个志愿组之间维持3分左右的分差。你怎样给这位考生设计本科一批次志愿填报方案?你应当选择2所331分位置的学校保底,加3分后选择3所334分的学校作为稳一稳,再加上3分选择三所337分的学校冲一冲吗?你的实际效果是6所学校冲一冲,2所学校保一保,把稳一稳给挤没了。显然是不合理的。
            那么,每个志愿组之间维持多少分的分差才合理呢?晨雾认为,专家最好不要针对所有考生试图推荐一个普遍适用的分差梯度值。高分考生可以把分差梯度值设定得高一些,低分考生可以把分差梯度值设定得低一些,而贴近省控线附近的考生几乎谈不上什么分差梯度值了。在实际操作中,在确定保底位置之后,要有一个强烈的意识:每个志愿组之间从高向低排列就是了,最好淡化具体的分差梯度值。
    3.最后两所学校的选择原则更是令人费解
    平行志愿保底学校的填报关系到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我们看看这位周勇处长是怎么说的:
            周勇处长认为,为提高录取率,要充分保证最后两个志愿的合理性,一般而言,第7个志愿可将今年的考生排名与去年的分数进行对比,选择低3分左右的院校,第8个志愿可以低5-10分。
           周勇处长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选好第7、第8两个保底校的目的;二是十分具体说明如何选择第7、第8两个保底校。
           如果按照周勇处长的“3+3+2”三个志愿组划分,我们分析一下,哪个志愿组对录取率的贡献最大呢?先说三所冲一冲的学校,它们的位置是高于考生分数排名位置的,投档成功可能性显然不大,录取概率不大。稳一稳的三所学校应当是在接近考生分数排名位置的,投档成功概率应当是最大的,录取概率当然也最大。而保一保的两所学校是低于考生分数排名位置的,根据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只有在万一三所稳一稳学校都投档失利的情况下才轮得上投档第7和第8所学校。所以保一保的两所学校获得投档机会是最小的。由此可见,以提高录取率为目的应当充分保证稳一稳的三所学校志愿的合理性,而不是像周勇处长所说的保证最后两个志愿的合理性。
    “3+3+2”三个志愿组合理填报的目的显然是各不相同的。合理填报前三个学校志愿的目的是争取最大程度能够冲击进入更高层次的高校。合理填报中间三个学校志愿的目的是提高考生被合适的高校和专业录取的概率。而保证最后两个学校志愿合理性的目的应当是为了控制落榜风险。
             最后我们看看周勇处长如何具体说明如何选择第7、第8两个保底校。他先说第7个志愿可将今年的考生排名与去年的分数进行对比,选择低3分左右的院校,第8个志愿可以低5-10分。试问,今年的考生排名与去年的分数是两个不同的量,怎么能比较呢?这就像一把今年产品的尺寸与去年产品的重量进行对比一样荒谬。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将今年的分数与去年的分数也是无法直接进行对比的,特便是在今天江苏省高考变化这么大的情况下。
             不同高考年进行比较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相同排名位置考生的分数。比如说可以把今年考生分数排名与去年相同排名位置的考生分数进行比较,得到等效分数。然后再在这等效分数基础上谈及第7和第8志愿学校的位置。然后看“第7个志愿选择低3分左右的院校,第8个志愿可以低5-10分”是否就合理呢?显然也是没有根据的,也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我们仍然以那位高于一本线2分的考生为例,如果这样选择,显然要选择到二本层次的学校来保底了。
             所以任何专家最好不要针对所有考生试图推荐一个普遍适用的保底学校分差梯度值。那么保底学校应当怎样确定呢?我认为针对不同分数层次的考生应当有不同的确定方法。
              对于高分和中等分数层次的考生,应当对自己进行充分的估计,选择认为发生最不利情况下也能够托住你的学校层次作为保底学校。那么什么叫“最不利情况”呢?比如考生定位和高校定位严重判断失误,高校偶然发生大年(分数突然变高),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判断影响等。晨雾认为选择保底学校就像购买意外保险,一般用不上,发生事故才用上。如果你的志愿填报结果让你的保底学校派上用场,你的填报基本是失败的,只不过有保底学校的补救措施还不至于惨败。从这个角度看,保底学校适当低一点好。
    对于低分考生,比如在一本线上不超过20分的考生,晨雾认为保底学校最好选。你至少要选择一所往年一本压线学校放在第8校位置,第7校可以再高一点。
    4.专家们,请不要再误导考生和家长了
     专家们请不要再误导考生和家长!
    (网络截图:江苏电视台江苏公共新闻在宣传某专家的“3+3+2”三个志愿组合填报)
     有人认为考生和家长们对高考志愿填报很困惑主要因为相关信息不对称,考生和家长们掌握的相关信息太少,如果让他们也很容易获取更多高考信息,高考志愿填报就不难了。晨雾不这么认为。晨雾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问(或者说是技能)。一方面需要熟练了解高招录取政策和相关录取信息,另一方面需要能够熟练应用这些信息对考生和高校定位作出准确的判断。再结合考生特点和需求给出合适的高校和专业选择。目前高三家长通过正常渠道获取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信息也并不困难。高考志愿填报其实并不难,高三考生和家长努力学习都能学会。但是能够成为一名熟练的高考志愿咨询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个误区是不少人以为高校的老师应当都是志愿填报的高手。其实在志愿填报方面高校的老师至多是对高校相关专业的情况比较了解,但是他们甚至对一名考生的分数能否考入他们这个专业都无法判断。有高校招生工作的老师会对高招录取程序和政策非常了解,对一名考生分数能否进入该校判断比较准确,但是换一所学校他就说不清楚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根本就不太从事辅导考生志愿填报的具体工作。
     但是社会上常常有向高校老师请教志愿填报的事情,包括媒体记者也喜欢采访高校老师。比如像本文提到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该校老师如果仅咨询关于本校录取的事情,我觉得也不至于闹出这样的笑话来。可是这位处长偏偏要对全省考生报考大学作普遍性高论。从实际效果看,由于不仅在正规纸介媒体《南京晨报》发表,而且已经在网络媒体广泛传播,甚至还在江苏电视台江苏公共新闻中播放,已经对江苏考生产生一定误导。因此晨雾强烈建议,各类专家,特别是你头上戴着高校教师,高招办工作人员头衔的专家,对与高考志愿填报,懂就是懂,不懂就不要装懂,更不要招摇撞骗。
         专家们,请不要再误导考生和家长了!
         心正评论:晨雾老师在志愿填报业内德高望重。去年9月份,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晨雾老师的发言记忆犹新:“志愿填报责任重大,绝对不能毁了孩子们一生!“
         本网站完全赞同晨雾老师观点,我在多种场合讲座均提到一句话:自己没有当过老师、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进不了大学,最好不要从事教育行业,以免误人子弟!更不要从事高考志愿填报行业,以免毁掉考生的一生和未来!
         做教育行业如果没有公益心的话,远离这个行业吧!
                                                                                                          ——陈心正
  • 上一篇:高考志愿填完后,接下来还有什么流程你知道吗
  • 下一篇:考生必读:如何才能被录取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