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琴棋书画 > 正文
收藏知识
  • 刍议宋画中的线条之美
  • 时间:2023-08-07 17:19:48        编辑:宗皓        点击量:696次
  •        古人云:“相由心生,境由心转”。意指世间万物的外在表现都是内心的映照,外部的一切感官环境也随心而转,一语点出“心”的重要性。虽然“心”无形无相,但却是一切行为的根源,此理放之于中国绘画亦准。唐人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阐述的即是内心感悟在绘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南朝画论家姚最也提出要“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因此,画境即是画家心境的直接表现,而画面中承担着抒情达意作用的线条,则可说是画家的心印书写。
           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写实,又能达意,通过线条和笔墨的运用来描绘深邃悠远的意境与神韵,而线条则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南朝画家谢赫所提“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都需要凭借线条的生动运用来表现,线条的气韵和骨力直接影响画面的形象与意境。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中写道:“没有力或力不够强的线条及点块,是不配叫做骨的。”又说:“骨法又通作骨气,是中国画专用术语,是指作画中形象骨干的笔力,同时又作为形象内在意义的基础或形的基本内容说的。”骨有气韵而活,骨有气力而刚,骨体不散而健。”线条在中国画中的意义由此不言而喻。
           就宋代绘画而言,线条的意义更是不容忽视。不管是文人画,还是禅画,线条均为最重要的语言样式。前者有苏东坡所作的《枯木怪石图》,后者则有梁楷的一些作品,它们生动地诠释了线条在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价值。现存李公麟的作品《五马图》可谓是白描艺术的传世佳作,他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画面右端的三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执缰阔步、年轻气盛者;也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而马的造型也因品种而异,肥瘦、大小、高低、毛色各不相同,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已被调教驯服。整幅作品用笔转折极为精妙,人物衣褶上的线条顿挫有致,凭借富于起伏变化和韵律感的线条将马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虽此画不曾设色,但仍可使观者从刚柔、浓淡、粗细、快慢、长短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骏马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和精准的骨骼结构,以及牵马人笔挺的衣衫和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衣物质感。同时,画家在白描的基础上微施淡墨渲染,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体现出文人画注重简约、儒雅和淡泊的审美观。
           线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画的生命符号。在这些宋画中不仅能体会到线条传递的画面美感,同时也感受到画家的主观内心。它与我国的传统审美和观察客观事物的方法密切相关,共同构筑起了中国画家的骨气和灵魂。
  • 上一篇:李苦禅:金钱圈只产生值钱的艺术,信仰圈却产生伟大的艺术
  • 下一篇:浅谈宋代题山水画诗与山水画的和谐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