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忠义精神
时间:2023-04-05 07:19:30 编辑:宗皓 点击量:1542次
“忠”“义”经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美德。从古至今,能留下姓名的英雄人物,都离不开“忠义精神”的践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共同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中,这两本小说在文章构成、形式内容上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战争征伐的内容,还是集体主义的特征,都是有共同点的。其中,“忠义精神”更是在这两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两书中有相似之处,但是“忠义精神”的具体体现还是略有不同。
一、“忠义精神”在两本书中的具体表现
1.《水浒传》中“忠义精神”的体现
《水浒传》的主人公宋江,就是作者施耐庵想要塑造的“忠义完人”,也就是集合了“忠义精神”为一体的英雄人物。宋江本来是郓城的一个小县官儿,但他总是慷慨帮助朋友,见义勇为且仗义疏财,人送外号“及时雨”。除了对待朋友十分“有义”之外,宋江对自己的国家也满怀深情。国家让梁山好汉招安,宋江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被国君派去剿灭其他贼寇,毫无怨言。宋江对朋友赤胆忠心,对国家忠孝两全,是“忠义精神”的最佳体现。
在梁山泊好汉中的许多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忠义精神”的英雄本色。“忠义”是梁山好汉做事的第一准则,在上梁山之前,许多人曾经空有一身功夫,做的却是流寇盗贼的事。但是在梁山,宋江凭借自身独有的领袖才能和忠义精神,感染了许多英雄好汉。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民,并且一百零八位兄弟和谐友爱,誓同生死。
《水浒传》的故事是以宋朝时期为背景,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梁山泊成为了英雄好汉可以抱团取暖的地方,在这里,“忠义精神”得到了最好的养分,英雄的正义得到了伸张。
2.《三国演义》中“忠义精神”的体现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三国鼎立时期。这本书带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作者将大部分“正义”的事情着重放在了蜀国之中,对于刘、关、张三个人的兄弟情义更是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关羽是桃园三结义中排行老二的兄弟,他虽然没有诸葛亮一般的聪明才智,也没有张飞的鲁莽冲撞,关羽是一个“忠义”精神的载体,他知恩图报,所以才有了“华容道释曹操”;他认为“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所以才会对刘备死心塌地,效忠到最后。刘备作为蜀国的一国之君,他本人并没有盖世的武功,也没有绝顶的聪慧,刘备能够领导其他将领的本事就在于“忠义精神”。《三国演义》中就曾这样描写,“张飞曰,‘若不杀这厮,其实不甘。……二兄要住在此,我便自投别处!’”眼看着兄弟三人刚刚结拜为兄弟,如今遇到事情,却要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个时候的刘备怒拍桌子,说道,“我三人一同生死,岂可相离?”从中可以看出刘备是懂得用“忠义”的精神来控制兄弟的,他时时刻刻将“忠义”放在心中,因此才会有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他舍生忘死。
二、“忠”和“义”的关系探析
尽管《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以忠义精神为核心,穿插在整个故事主线中,但是在两本书中,他们对于“忠义”的实际践行过程中,有着一些差异。“忠”更多体现的是在政治上的忠心,具有前瞻性和理智性,是比较符合一个集体的发展道路上的要求的。“义”更多的表现出的是情感中的选择,是这两本书中故事人物对朋友、兄弟和百姓之间的道德情感。“忠”“义”虽然在道德标准上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两者仍然有着主次地位的关系。
1.《水浒传》中的“忠义”关系
在《水浒传》中,“忠”的地位高于“义”。如果说,宋江对于梁山好汉其他兄弟的感情是“义”,那这份“义”可能远远不如对国家“忠”的重量。梁山好汉曾经的聚会场所叫聚义厅,但是等到宋江成为了梁山的领袖之后,把这个场所改名为忠义堂。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在朝廷招安的时候,虽然很多的梁山好汉不同于向朝廷投降。但是在宋江的潜意识之中,“忠”是对国家的、对朝廷的忠心。《水浒传》中,面对朝廷的招安行为,宋江的心理活动十分精彩。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概因官吏污滥……只待朝廷招安。”宋江将自己的地位和朝廷相比放的很低,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对国家的忠诚永远是在第一位的。但是当时许多梁山好汉的兄弟极力反对,宋江也只能置之不理。正是“忠”大于了“义”,最终梁山好汉不得不走上了向朝廷投降的路。
2.《三国演义》中“忠”和“义”的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义”上。虽然刘备是蜀国的一国之君,但是无论是关羽、张飞的结拜兄弟,还是诸葛亮、赵云等君臣佐使,在他们心中,对一国之君的忠心,远远比不上对刘备个人的义气。从“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开始,“义”就是维系着刘、关、张三个人的纽带,尽管这个纽带象征着的是兄弟友爱、誓同生死,可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羽为了“义”,他过五关斩六将;但是当遇到曹操的时候,他也是为了“义”,顾念着曹操曾经对他的好,没有在敌人最疲惫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导致了后来曹操卷土重来。关羽不顾对国家的“忠”,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心中的一己私“义”,在很多事情上缺乏大局观。
同样的,诸葛亮虽然被称作是绝顶聪慧,可是在作者的笔下,他也是一个为了义气最后惨死的牺牲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话的就是诸葛亮执意出征,不顾国力虚空的客观事实,最后也只能是落得失败惨死的下场。
由此可见,这些英雄人物往往都是把对国家的“忠”,放在个人的“义”之后,尽管会使人们对这个故事感动,但也是最终招致恶果的重要原因。
三、“忠义”精神的异同之处表现及原因
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忠义精神的异同之处的体现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忠义”精神都是维系着一个群体的重要约束和纽带。一个集体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很容易土崩瓦解。这两本小说的作者都将共同主义精神理解为“忠义”精神,符合了大众的审美取向。
《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是匡扶正义,拯救黎民百姓的满腔热血,《水浒传》的“忠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种热血精神维系着政治集团的基础建立,也被领袖人物刘备和宋江时刻把握着它的重要性。
然而,这两本书中也同样提到了因为一味的“忠义”而不顾全大局,最终招致的灾难。例如,诸葛亮为了刘备的遗愿,不顾国力虚空,一意孤行出征平原,结果战死沙场;鲁智深为了拯救好兄弟,不去禀告首领,不作细致的计划就盲目救人,最终落网。但是,《三国演义》中的“忠义”精神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书中的人物往往是为了自己的义气,反而弃大局于不顾,“华容道释曹操”就是鲜明的例子。不同的是,《水浒传》的“忠义”精神偏向于一个集体的发展成熟,每个人在上梁山之前都有或多或少因为“义”受到的苦楚,但是在梁山泊好汉的群体之中,这种“义”被放大,不再单纯为了私人的义气,更多的是为大家考虑。
2.“忠义”精神表现不同的原因
两本书的故事背景的不同,是书中人物“忠义”精神表现不同的重要原因。《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汉朝被推翻,三足鼎立时期,比《水浒传》的宋朝的社会历史背景要早很多年。
“忠义”精神最早是在夏朝开始就有的,根据史书《尚书》的记载,商汤为了讨伐夏朝,提出了“如夏桀为日,愿与日俱亡”的集体口号,再到后来儒家学说的创立,提出了“仁义”的道德思想。由此可见,“忠义”精神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的。三国时期的“忠义”就偏向于个人主义色彩,等到发展到了宋朝时期,“忠义”精神被逐渐的完善,将个人的狭隘拓展到了为国为民的高度。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注重描写的是各个政治集团的斗争,这种斗争并不具有革命性,在思想方面也不够深刻。相反的,《水浒传》因为刻画的大多数是英雄人物被社会现实逼迫的走投无路的形象,他们的所作所为具有革命性,因此《水浒传》的“忠义”精神内涵也就囊括了为国为民的多方面。
总结
《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四大名著”之一,两者所体现的“忠义”精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仔细研究下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三国演义》的“忠义”精神偏向于个人主义,“义”在“忠”前;《水浒传》的“忠义”精神注重的是大局观,“忠”为“义”先。两者因为在故事背景和群众阶级的不同,导致了“忠义”精神的不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