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论孟老庄 > 正文
国学文化
  • 老子说:吉礼尚左 战争尚右
  • 时间:2019-04-25 16:19:29        编辑:xinzhengjiaoyu        点击量:2271次
  • 诸侯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剥夺本国百姓还不够,还要侵夺别国,于是战乱也便成为春秋之世的一道惯常“风景”。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六)

    ◎却:退去。走马:善跑的马。粪:耕种,播种。◎戎马:战马。生:生育马驹。郊:郊野,两国接壤处。◎咎:罪过。

    国家走正道,天下太平,战马自然都被放归南亩,犁地耕田。国家若偏离正道,导致战火连绵,恐怕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驱赶上阵,不得不在野外产驹了。灾祸没有比人心不足、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说,知道满足就收手的,才会永远满足啊!

    你看,不要说人,就是马,生逢战乱也是不幸的!老子还有更明确的反战宣言: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

    ◎佐:辅佐,辅助。强:逞强。◎还(xuán):还报,报复。◎凶年:灾年,荒年。◎果:达到目的。取强:逞强。◎矜:矜持,自负。伐:自我夸耀。◎壮:盛壮。这里有恃力逞强之意。不道:不合于道。早已:早死,早完。

    这是说,以道辅佐君主的,不靠武力来称雄天下。用兵打仗是很容易遭报复的,你攻我伐,还有个完吗?你没见:大军所到之处,必然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然连着荒年。

    真正善于用兵的,只求达到一定目的,并不是为了逞强。达到目的而不矜持,达到目的而不夸耀,达到目的而不骄傲,达到目的只因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而不逞强,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因为“物壮则老”——事物发展到盛壮之时,便是走向衰颓之日。违背这一点就是背离了道,也就离0VER(终结、出局)不远了!

    紧接着这一章,老子对战争做了进一步定性: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三一)

    ◎夫兵者:有些版本做“夫佳兵者”。兵:兵革,军事力量。物:即人。不处:不用。◎贵左:以左为贵。古代以左代表阳,以右代表阴,贵阳而贱阴。古人遇吉事,以左为上;遇凶事,以右为上。◎恬淡:安静,淡泊。◎美:得意。◎得志:达到目的,成功。◎偏将军:军中副帅。上将军:军中主帅。◎泣:有的版本作“立”,即“莅”,有身临之意。

    老子援引古礼,说明战争是最凶险的事。他说:兵甲是不祥之物,人们都厌恶它,因而有道者总是远离它。譬如说,君子平居总是以左为贵,但用兵时却以右为贵,这就暗示用兵乃非正常状态。既然如此,君子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考虑动用武力。即使用兵,也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打赢了也不得意洋洋——那将意味着你以杀人为乐,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统一天下呢?

    下面老子又进一步解释“尚左”、“尚右”的事:古礼规定,吉庆之事以左为上,凶丧之事以右为上。打仗时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就说明用兵遵循着丧礼的规定。打仗要杀死很多人,应以哀痛悲悯的心情参与;打了胜仗,要以丧礼的方式低调对待。

    关于战争,老子还提出“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六八)以及“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六九)等理论,为后来的军事家所推崇。——我们后面还要讲到墨子和孙子,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显然都受到老子的影响。

    总之,老子是最早提出反战理念的中国学者,在世界上恐怕也是首屈一指吧。

  • 上一篇:《论语》中的纪实文学元素
  • 下一篇:老子静水流深,庄子大美不言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