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代,依照法家韩非子的说法,世之显学,墨儒也!但是对于君王,最受欢迎的则是兵家、法家。其他的大部分都不受君王待见,也难以出人头地,自然没有人跑去学习,最后要么消亡,要么融入其他诸子当中。
先秦时代,因为环境、文化的共性,发展出来的核心学说都差不多一个主旨,在于息战、养民、罢兵,哪怕最后有的成为残害生灵的工具,但是其起点是为了养民。
现在看,当初诸子百家现在依然存在并且独立发展只有兵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恰恰,这几个都是当初比较显赫的派别,在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摘录的六家分别是: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其中占了三个。
阴阳家:学说的提出者是齐国邹衍,核心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天文五行等核心主张在当时虽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后来五行学说成为王朝更换的依据,再者历法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民间,阴阳学说也非常受到欢迎,在现在依然影响力巨大。
兵家:兵家自春秋以来,打仗成为家常便饭,能够指挥将士攻城略地的人才一向供不应求,兵家的学说一向难学难用,所以很少有大成之人,但是因为非常重要,国家大事必不可少,所以历代都受到重视,甚至有专门的人才培养学校。现代以来各种军校都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
儒家:自从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大一统王朝的官学就是儒学,孔子成为至圣先师,其儒家学说一直源远流长,并且演化出诸多的支派,秦汉以后多次推成出新,经久不衰,但是两宋以来的理学将儒家变得呆板、固执,而明朝的心学则纠正了了这一变化,可惜心学一直未能压过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