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唐诗宋词 > 正文
国学文化
  • 宋 欧阳修退隐西湖之作《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时间:2019-11-05 17:00:02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3284次
  •        1071年的六月,一生经历宦海沉浮的欧阳修,辞去了太子少师的身份,他回到了中年时候就向往的地方颍州(今安徽阜阳),并居于此地欲安度晚年。
           这是欧阳修第二次到颍州,初到此地,还是1045年(庆历五年)的时候,因仕途遭变被贬至颍州做太守,颍州的西湖也成了欧阳修最为喜爱的地方。当时,他望着盈盈湖水,心中所愿便是待告老还乡之时,来此地安老。时隔多年,欧阳修真的来了,晚年之时回到颍州的他,为颍州西湖写下了十首《采桑子》。
           在组词《采桑子十首》中,每一首的第一句后三字都是“西湖好”,这种写法让这组词在当时作为乐词演唱的时候,更符合音律美了,这也是组词《采桑子十首》最大的特点。通过十首《采桑子》,欧阳修分别写意了颍州西湖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美,今天欣赏的是“其中清丽空灵的第四首。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整首词所写是暮春之景,特别的是一改大多诗词的暮春伤怀,在这首词中,欧阳修所写并无伤春之意,淡淡的落寞寂寥中,并没有消沉凄凉之感。
           上阕中开篇“群芳过后”,自然是残春落花,心下寂寥,然而紧接着的“西湖好”则将欧阳修的心境情绪呈现出来,他不是凄惘寥落的,他的内心反而是舒旷清明的。我们知道,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虽官至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但其间也颇多起起伏伏,遍历坎坷波折。对他而言,遭受的波折不仅在于个人仕途的沉浮,同时存在的是朝堂主张和抱负理想被打击扼杀,宦海中的沉浮,所带来的是伴随着自己的至多苦难。
           在经历人情冷暖和宦海起落后,欧阳修说群芳凋零之后的西湖依然是这样美,这样好,可见他的心怀是怡然舒阔的。那么这样的心境也是需要经过历练、苦难之后,所能到的境界了。一个人如果不经历磨砺,或者遭受打击苦难时一蹶不振、颓废不醒,都不会有历尽千帆后天远地阔心性,自然也是写不出这样的词的。
           欧阳修正是历经沉浮磨砺后心思清明豁达的人,所以才会写出“群芳过后西湖好”这样看似直白,其实意境深远的词句。
           百花凋零后西湖依然这样的美,遍地的落红狼藉。柳絮飞舞,在空中迷迷蒙蒙,垂柳纵横交错,整日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舞。这是词中上阕之意,暮春时节,落花飞絮,杨柳轻扬,本是清寂淡远的景致,因首句“西湖好”而情景大变,反而觉得这春残之景清新怡人,而人也不是伤春怀忧了,更多的是清宁闲适的心绪,和观湖赏景的一番兴致。
           到了下阕,笙歌停息,游人散去,开始感觉到这暮春的清寂。在屋中将帘子放下,细雨蒙蒙中双燕已经归来了。
           在下阕笙歌游人的离去,将欧阳修从怡然赏景的恬淡中拉了回来,他顿觉这个季节确是有些空寂的。回到家中后,看到双双归来地燕子,才放下帘子结束了这一日的赏湖。在词中,后两句用了倒装,这也是为了格律和音律的和谐悦耳。虽“始觉春空”,但也只是淡淡的落寞,看到双燕轻灵的由细雨中归来,在一派安宁的气氛和心境中垂下了窗帘。
           此时的欧阳永叔,内心无比清宁恬淡,经过了那么多纷纷扰扰,朝堂沉浮,此时他安然退离,那些辉煌和落寞,成就和失败都已成为了前尘往事。如今的他,只是一个赏花观湖的普通老人,颍州西湖是他喜欢的理想之地,这也是他最后理想的晚年生活。
           不久,1072年的九月,欧阳修逝世。在作这首词时,他将不久于人世,十首《采桑子》,便是十首“西湖好”,他终是带着自己想要的安宁闲适,离开了这凡世俗尘。
  • 上一篇:唐 黄巢《不第后赋菊》赏析
  • 下一篇:从唐代“体育诗”入手,探寻唐朝波澜壮阔的体育文化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