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唐诗宋词 > 正文
国学文化
  • 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琵琶女不简单,她的德行配得上这篇千古绝唱
  • 时间:2022-06-24 10:35:44        编辑:宗皓        点击量:1714次
  •       1204年前的一个秋天,浔阳江头或许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作为一个渡口,和平时一样,送行的人们在江边依依话别。人群中有一群儒雅文人,大家吟诗作赋,送别友人。在这些文人里,有一位40岁出头,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他被一曲琵琶声吸引。说了这些,大家应该知道我们要说的是哪位文人,哪首名作了。没错,这位青衫男子就是白居易,他在这一天写下了风靡1200多年的《琵琶行》。
            01《琵琶行》到底牛在哪
           好的诗文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需要细细品,才觉得它写得是真好;一类是看一眼就被惊艳到,再细品觉得果然没看走眼!很显然,《琵琶行》属于后者,因为它既有华丽的辞藻,又有深刻的精神内核。
           论华丽的辞藻,别的不说,只说描写音乐的这一段,可谓是出神入化。如何把无形的音乐用文字写出来,我们普通人大概只会用“美妙”等形容词来形容,但白居易用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生动至此,诗魔的笔力非浪得虚名。
           论深刻的哲理,此文率先提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友情观。一位落魄文人,一个琵琶女,在这个秋天,这个江边,没有身份的差异,只有心心相惜。而且这份相惜与爱情无关,只因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
           02琵琶女并不是个简单的女子
           很多朋友可能不懂,咱们的诗魔白居易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什么美女没见过,什么高超的琴曲他没听过,为何偏偏就对这样一位琵琶女如此看重?要明白这一点,咱们先来看看《琵琶行》中的一段序言: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也就是说,琵琶女在给白居易等一行人弹曲前,已经说清楚了自己的身世,而白居易正是被她的经历所打动。琵琶女究竟是何人?此女名叫裴兴奴,她共有3处不简单:首先,出身不简单。裴兴奴出身于长安东南曲江,书香门第,音乐世家,所以她自小就深谙音律。其次,经历不简单。裴兴奴年少时父亲病亡了,为了养家,她入了教坊。那时候的教坊三教九流都有,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是自己选择,裴兴奴是一个洁身自好的才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13岁的她就已经名振京城了。再次,最后的结局不简单。年老色衰后,裴兴奴确实下嫁给了商人,可惜商人对她并不好。苦等丈夫时,她在浔阳江头遇到白居易,《琵琶行》问世后,很多人都以为她会跟白居易一起走,毕竟凭她的琴技,在江州司马身边当个伶人并不难,但事实上她没有,她有自己的想法。
          她听说金陵有位和自己一样的歌女,名叫胡秋娘,此女不但靠自己自食其力,而且还救了当地的很多穷苦人。于是裴兴奴一路南下,来到金陵,寻访胡秋娘,最后二人终于相见了。她们相见恨晚,在畅谈后,乘着一叶扁舟而去。从此江湖上便再没有听到过胡秋娘和裴兴奴的消息,大家为了纪念二人甚至在浔阳江头盖了一座琵琶亭。
          在那样的年代,不依附于男子,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裴兴奴的德行配得上白居易这篇千古绝唱。
          03民间演绎
          关于裴兴奴,民间有很多传说,甚至有人把她的事写成了话本子,供人传唱,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元曲大家马致远写的《青衫泪》。这则杂剧虚构了白居易和裴兴奴的爱情故事,并把元稹等名人都写了进去,说白、裴这对有情人,经历了种种坎坷最后终于在一起了。但这只是一则杂剧而已,并没有历史依据,只是满足大家对才子佳人永远在一起的美好愿望。
    除了《青衫泪》外,民间还流传着裴兴奴和王维、李龟年等人的传说,这些连年份都对不上。不过通过这些民间话本演绎,我们能看出大家对裴兴奴的喜爱。一位既有能力,又有思想,敢于与种种不公想抗的才女,谁能不喜欢呢?

          1204年前的那个秋天,白居易的一曲《琵琶行》写红了浔阳这个地方,也捧红了一位琵琶女。很多人读它时,只觉得白居易牛,却不知琵琶女裴兴奴的不简单。正是因为她是这么与众不同,才让白居易感慨万千。她,配得上《琵琶行》!

  • 上一篇:【宋∙赵恒】《劝学诗》
  • 下一篇:蒋捷:爱写樱桃和芭蕉的词人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