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和杨广都写了《春江花月夜》,谁写得更好
时间:2023-05-04 16:30:35 编辑:宗皓 点击量:1025次
每次提及张若虚,人们最先想起的是他的这首唐诗《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近代学者赞誉为“孤篇盖大唐”之作,张若虚本人更是因为这首诗吸引了不少为为之倾倒的数万读者。细读此诗,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清新明媚的自然美景,能够跟随作者一起在自然中探索人生哲理,更能够体会古人的游子之情。当《春江花月夜》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神秘意境之时,读者似乎忘了,其实张若虚所做的这首诗是由隋炀帝杨广所作之《春江花月夜》,诱发而得此诗。既然张若虚和杨广,都写过这首《春江花月夜》,为何杨广之是被世人冷落、遗忘?而张若虚之诗竟然成了大家之作。他们二人的这首诗,究竟谁的更好呢?
杨广之诗:值得称赞的语言与意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已经成为了中学课本中的必背经典之一,而隋炀帝杨广的这首同名古诗,却安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封册子中。因为杨广在世人眼里,大多时候都是以一个荒淫无度的暴君形象出现,杨广作为皇帝的所作所为,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对他指责谩骂,所以从来不会有人去关注杨广颇具才华的一面。既然前文已经提到,张若虚所写的这首诗,是受到了杨广的启发,那么读者不妨一起来品味杨广所做的这首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整首诗仅有短短20字,与张若虚所写之诗相比,纵然字数少之又少,杨广仍然用最简单的笔墨,描绘出了这幅开阔唯美的“春江花月夜”美景图。据史料记载,杨广登基后,曾三次前往江都,也就是今日的扬州游玩。因此据史学家推测,此诗为隋炀帝杨广游戏江南途中所作,只是具体为何年何月就不得而知了。整首诗开篇,就描绘了春日夕阳下的平静江水,此时正值春日,春天的花朵正开得灿烂。
在这个暮春之夜,诗人杨广站立江边,远眺江水美景。目之所及处,平静的江面水波不兴,似乎将时间都凝固于其中;江边有繁花似海,那些鲜艳无比的窗花,宛如燃烧的火团,点缀着春日最灿烂的颜色。不知不觉之间,夕阳落下江面,明月、繁星伴随着流波潮水而来,给这幅春夜之景披上了一层银色丝带。就是这20个字的简单笔墨,杨广用不落俗套的文采,展现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空灵美貌之景。通读整首诗,能感受到诗词画面之美,也能体会到随着时间推移变化,诗人在不断探寻美的真谛之心境。正是先有了这首诗,才让张若虚深受启发,从而写下了千古绝唱。
张若虚之诗:难以比肩的生命与宇宙之美
或许也有读者不承认这两者之间存在关系,但是张若虚所作“春江潮水连海平”和“海上明月共潮生”,确实与杨广诗中的“暮江平不动”、“潮水带星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看来,唐代诗人张若虚之诗,确实是在杨广这首简短的小诗上逐步拓展延伸而来。那么张若虚的这首诗能够成为流传百世“大家名篇”究竟又有何独特之处呢?他为何能靠着这仅存的一首诗,成为闻一多先生口中所赞誉的:“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这是由于张若虚的这首“千古绝唱”,与杨广之诗相比,其诗的意境更加广阔,诗中的每个句子,每个不同的意境,不仅描写的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诗人更从这种良辰美景之中,探索到宇宙意识与人生哲理。诗的开篇,张若虚用恢弘大气的笔墨,写下了江潮连海、潮涌明月的壮阔美景。就在诗人写春江明月的同时,张若虚又将浩瀚无比的宇宙空间融入了诗句当中。接下来他又笔锋一转,用“江天一色”族“孤月”创造了一个不染尘埃的神话美景。同样是写美景,张若虚的思想意境已经飞至宇宙,而杨广的思想意境,仍然停留在这尘世。
接下来的诗,进一步体现了张若虚对于人生的思考,而杨广的诗早已经在思考人生之前戛然而止,这才是彰显两位诗人真正差距所在之处。张若虚看着那一轮孤月,他想到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里的“人与月”,其实是张若虚的感慨,人生短暂而宇宙无穷,对于这种无可奈何之感,对于世间万物不更改的宇宙规律,他又做出了这样的解答:“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
因此在这首诗的上半部分,张若虚看到了月落月升,年年不变的交替规律,在这样的宇宙变化之中,他感受到了江水无情,体会到了“逝者如斯”。这种将宇宙规律和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合二为一的写法,自然要远胜于杨广所做之诗。杨广笔下的暮春三月之夜色,只有物境之美,缺乏了对于时间变化的感慨和人生哲理的考量。因此当张若虚将宇宙自然融于诗词之中,将人生变化融于物境之中,这种万物与生命,过往与古今的对照,让他的诗才得以流传千古。
读张若虚诗的后半部分,会发现他诗歌的感情更加饱满。诗的前半部分明明还在写对于宇宙、人生的感悟,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他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对于世间别离相思之情的刻画。后半部分有许多寓意相思、离别的意象,比如“白云、扁舟子、明月”这三种景物,经常用来代指人世间的愁苦离别之情。可是这些景物的出现并不突兀,因为当张若虚真正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之后,他就用这些意向回归现实,延续了相思之情与游子的思归之情。
“相思离别”是古诗词中璀璨又美丽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纵然忧伤孤寂万分,可是它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独特体验。在悲欢离合之中,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之美,这就与张若虚诗文前半部分所提到的人生之含义与宇宙之规律相呼应,让整首诗一气呵成,展现出光彩夺目的生命之美,宇宙之美。杨广的诗缺乏了这种境界,他确实也看到了张若虚眼中的美景,可是他却没有将幅美景赋予更深的含义,所以他笔下的《春江花月夜》确实不及张若虚的好,这是毫无疑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