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中,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独这花魁一人判词中点名了是薛宝钗,然从薛宝钗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点可以看出,曹雪芹给了他男儿的性情,若是男儿,必是状元郎。且与林黛玉并列正册之首,她俩亦有惺惺相惜之情,可叹这金玉良缘说的到底是哪个玉?
书中以假乱真,以真喻假的手法比比皆是。曹雪芹写宝钗,非只是写女子,在曹公眼里,宝钗其实是个男儿,一个在哪里都受欢迎、符合封建礼教思想的聪明人。他赋予宝钗才华横溢和聪敏智慧,先说宝钗是在备宫中大选的,这样一个求出路的法子同男儿应考科举是一样的,且她在书中也处处规劝宝玉读书应试,她看得清社会现实,懂得生存之道。
还有她的世故精明,一碗水端平,在管家时有赏有罚,对于贾母的迎合奉承,平日里极会做人,礼数周全,谁家的礼都送到,还有既不得罪人,不锋芒毕露,处事通明,这样的手段,应是男儿才有的。将大观园看成一个小社会,薛宝钗的手腕既受贾母所喜,又赢得众人好感,上下皆好,贾母是最高统治者,众人皆是同事友人,宝钗在其中混得如鱼得水,若是在古时,这样看来,便是男儿无疑了。行为处事有中庸之道,是曹公理想化的人物了。
书中有一回写林黛玉同薛宝钗交心之情,黛玉也是对宝钗“心下暗伏”,还有书中有多次写道林黛玉因了宝钗吃醋,可是这吃醋到底是吃的谁的醋?是因宝钗对宝玉的体贴关爱?或是宝钗的聪明大方之态?两人同为正册之首,一冷一热,一个是面冷心热,一个是心冷面热,一个是多情妃子,一个是无情花王,说金玉良缘,怕她俩才是吧。
此外曹公给了宝钗所有人都没有的冷静洒脱,也就是书中说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无论谁死宝钗都是看得极开的,反而还能宽慰别人,她有着佛、道的思想。宝玉中举以后始终抑郁,也是她跳出自身情感劝慰他出家。
大凡女子,总是沉于小情,偏她,总不落俗,或许曹公眼里,她本应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