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琴棋书画 > 正文
收藏知识
  • 淳化阁帖简介
  • 时间:2019-10-17 09:10:38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2437次
  •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唐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碑刻文字进一步追求书法的完美和刻工的精致,撰书者甚至例行署名,几乎成为定式。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近代。
           碑刻技术的纯熟直接导致了刻帖的诞生和发展。我国书法艺术成熟于两晋,“二王”成为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此后,历代主流书风都不能摆脱“二王”的笼罩。北宋践祚,天下稍定,人文复苏,刻帖崛起于此际,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宋太宗淳化间(990-994)所刻《淳化阁帖》,是迄今明确见于著录,也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官方汇刻丛帖。            《淳化阁帖》收入内府所藏历代书迹。宋曹士冕《法帖谱系》:“熙陵以武定四方,载橐弓矢。文治之余,留意翰墨,乃出御府所藏历代真迹,命侍书王著模刻禁中,厘为十卷。”南宋孝宗时,又刻成《续阁帖》。

           由于《淳化阁帖》收集的都是名家字迹,在北宋当时社会上也已很少见到,人们都十分喜欢它并渴望拥有它,所以《淳化阁帖》最初拓本一出来,便有许多地方加以翻刻。当时比较有名的有两家:一是山西绛州翻刻本,号称“绛帖”;另一是福建泉州翻刻本,号称“泉帖”。
           所以说:《淳化阁帖》是流传至今年代最久远的一部丛帖,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正因为如此,《阁帖》一经问世,立即开启刻帖风气,此后历代官私刻帖,或汇刻、或单刻,林林总总,明清时多至不可胜数,余风流韵,迄于近世。
          《阁帖》中有许多“二王”书迹,特别是王羲之的《十七帖》,历来被推为真迹、举为典型,是王羲之书法的标准参照物。
           唐太宗嗜王羲之书,倾力搜罗真迹,拼装成卷,每卷长一丈二尺。可以想见,一批装潢精美、规格统一的书卷,琳琅俎豆,当是何等壮观!
           这部官帖毕竟保存了宋以前大量重要的书法文献。从问世讫于晚清,八百年间,它开启帖学山林,对于书法的承传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厥功至伟。所以,我们今天选择其中历代公认的名家真迹,从此入手,溯求本原。
  • 上一篇:根据瓷器款识的笔法与字体来鉴定瓷器真伪
  • 下一篇:宋画——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