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款识的内容作为评判依据,收藏界也有一个排序原则,依次排列分别为本朝款、寄托款、人名款、字款、画款、简单花押款。
如果对不同的款识从内容上予以区分,比较常见的就有帝王年号款、官字款、花押款、堂名款、铭文款、吉语款、用途款以及寄托款(也有人称之为伪托款)以及人名款。
明清官窑瓷器中最主流的款识就是帝王年号款,它于明永乐年间出现,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就出土过标有“永乐元年”的楷书款陶瓷残件。
明代的帝王年号款多为青花料书写,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官窑瓷器的款识书写也多用青花,而珐琅彩瓷等品种则采用料彩,乾隆之后的粉彩瓷器的款识则多用红彩。
与帝王年号款相映成趣的则是人名款,这种款识标注着陶瓷工匠、瓷器作坊主、器皿监造者或收藏着的姓氏,而且书写与刻划的位置也无固定模式,或刻于陶瓷的外底(多见于明代中晚期到清代晚期),或书于器皿的外壁。
清代瓷器款识中的堂名、斋名大多数都使用楷书。制作此品之人有四种: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做大官者,一为制瓷界雅匠良工。
清帝中,康熙、乾隆好讲理学,所以两帝时代御制瓷器堂名,也就多爱用理学语。亲贵诸王所制瓷品,康熙时有拙存斋、绍闻堂等。乾隆时有彩华堂、彩绣堂,所制瓷品也都是内府御用之物。
道光时有恒堂瓷款为最多。款识为: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实为清瓷款识中之奇品。道光时的听雨堂、惜阴堂.,这些瓷品的主制人是谁,则不可知也。
清瓷款识中,称堂、斋的,为帝王、亲贵、达官、名匠所制瓷;而在瓷款中称书房、山房,称珍藏、珍玩,称雅制、雅玩的,仅仅达官亲贵拥有。
说到这类瓷器的价值,以慎德堂、绍闻堂、O竹主人所烧制最为有名;其次则.东园文石山房、瑶华道人、十砚斋、红荔山房所制亦堪称珍玩;
南京出土重要古代瓷片,其中就有“红荔山房”
慎德堂所制瓶类瓷品,至近代则已极罕见,因而价格昂贵。
清慈禧太后制瓷名大雅斋,多以豆青色作底,黑线双勾花;也有五彩者,则多绘牡丹、萱花、绣球之类。豆青色底的横题大雅斋3个字,旁有天地一家春印章;底有永庆长春4个字,亦有大雅斋款字在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