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刻本《梅花百咏》为元人韦珪的咏梅诗集。韦珪字德珪,自号梅雪,山阴人,生卒行状不详。陈衍《元诗纪事》卷二十四引《西湖竹枝集》云:“韦珪早年以诗鸣其乡,有《梅花百咏》梓行于书坊。其网罗古今诗人之学而日进,于近古者未已也。”由此可推断,韦珪早年便以工诗而闻名。这可以说是他以后撰写《梅花百咏》的基础。
以梅花未入楚辞,复作《补骚》一章附后。
元至正五年十一月,韦珪携诗稿请杨维桢作序,并录副于西湖之上,此时《梅花百咏》应已全部完成。卷首杨维桢序称:“德珪名珪,梅雪,其自号也。”杨维桢父杨宏曾筑楼铁崖山,植梅百株,聚书万卷,并将下山之路断掉,令杨维桢读书。杨诗称“铁崖体”,亦好梅之人。
元至正七年,韦珪又请干文传序,序称:“德珪尝颜其读书之窝曰梅雪,则其嗜吟清苦之志,固可见已。”此时诗稿应未正式刊行,书正式出版刊行当在至正七年以后。
韦珪的自序落款也写为“山阴韦珪梅雪窝书”。他借梅自重,孤傲自许的傲岸性格略见一斑。
此书传本绝少,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未收入,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倪灿、卢文弨《补辽金元艺文志》、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亦均未著录。元刻尤为罕见。明嘉靖时国子监生无锡人王化醇因喜好集前人的咏物诗,辑刻有《梅花百咏》三卷,其中收入元人冯子振的《冯海粟梅花百咏》一卷、元释明本《中峰禅师梅花百咏七言绝句》一卷、韦珪《韦德珪梅花百咏》一卷。韦珪《韦德珪梅花百咏》也是元刊本《梅花百咏》之外,知道的仅有的另一刻本。这一刻本亦藏国图。明代以后,清康熙顾嗣立的《元诗选》、乾隆《四库全书》乃至《元诗纪事》都不曾著录韦珪的《梅花百咏》。只有阮元对四库未收书旁搜博采,并仿四库进呈例,采一书,撰写提要一篇。阮元的后人阮福辑刻的《研经室外集》中,便收了阮元为进呈韦珪《梅花百咏》撰写的提要,内云“从元刻摹写者”,说明阮氏见过元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