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皇帝的教科书——《帝鉴图说》(下)
时间:2022-11-21 14:49:43 编辑:宗皓 点击量:1628次
万历二年(1574年)闰十二月二十日,张居正在讲读时,小皇帝问元夕的鳌山烟火是不是祖制?张居正说,并非祖制,最初始于宪宗成化年间以奉母后。当时很多人谏诤,不但言官反对,三四个翰林也建议废止。
张居正进一步解释说,嘉靖年间虽也偶尔举行,当时主要是用以奉神,并不是为游观。先帝隆庆之后,才有岁供元夕之娱。这种无益的靡费,正是新政所应当节省的。小皇帝心领神会,遂决定在新年里罢去鳌山烟火。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初一日,发生日食。在封建社会,人们认为出现日食,是因政治上出现了问题,天象是对帝王的示警和提醒。小皇帝便制了一个牙牌,上面刻了十二句话:“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牙牌随身带,时时自警。张居正看了牙牌奏道:这些话虽是皇上因天变有感而自警,其实,修身治天下的道理尽在其中,需终身践行。因为,知之非艰,行之为艰。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之四十八载:万历四年三月乙卯,在讲读《帝鉴图说》,讲到唐玄宗于勤政楼宴请安禄山时,小皇帝看这篇的图画上有“勤政楼”三字,便问道:“楼名甚佳,乃不于此勤理政事,而佚乐宴饮,何也?”辅臣张四维说:“玄宗开元之治,有三代风。至天宝荒佚,致播迁之祸。初,张九龄知安禄山有反相,欲因事诛之,玄宗不听。后幸蜀,思九龄先见,遣人至岭南祭之。”张居正进而说道:“人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有始治而终乱,由圣而入狂者。古圣帝明王,兢兢业业,日慎一日,盖虑克终之难也。玄宗不能常持此心,故及于乱当时。张九龄在开元中,知禄山有反相,欲因事诛之,以绝祸本。玄宗不用其言,及乘舆幸蜀,乃思九龄先见,遣人至岭南祭之。”小皇帝说道:“即如此,亦悔无及矣。”张居正又接着说:“无论往代,我世宗皇帝初年,西苑建无逸殿,省耕劝农。末年崇尚玄修,不复临幸。治平之业,亦浸不如初矣。昨讲《大宝箴》云:‘民怀其始,未保其终’,亦是此意。”从小皇帝对楼名的提问开始,讲官们由古论今,旁引博证,小皇帝心悦诚服。
《帝鉴图说》对小皇帝的教育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并没有成为讲官们所期望的一个皇帝。张居正去世后不久,万历帝对他的这位恩师进行了反攻倒算,抄了他的家,削了宫秩,夺回了所赐玺书、诰命,罪昭天下。
万历帝亲政后,开始时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后,万历帝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十七年(158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真正从《帝鉴图说》受益的应是清朝的皇帝,它成为清朝帝王必读的教科书之一,顺治十二年(1655年),大理寺少卿霍达奏言设日讲官,其开列的日讲教科书中即有《帝鉴图说》。清代历朝皇帝均沿袭日讲,由学问渊博的大学士充当教员,对皇子进行讲授。
《帝鉴图说》对于诸皇子掌握为政之道、树立正确的帝德大有裨益。尤其是清朝末年,《帝鉴图说》更是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作为自己每天的阅读功课。并指示同治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将《帝鉴图说》作为同治皇帝的启蒙读物。
《帝鉴图说》虽是古代的一本帝王教科书,但它所探讨和表达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作为一个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面对重大决策、抉择和转折时的处理法,其中许多理论和方法,对今天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历史事件,提高辨别是非正误的能力,仍具 有一定的启发、帮助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