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
秦始皇以后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国家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需要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为了辅佐皇帝管理官僚机构,宰相制度产生了,宰相制一直沿袭到了清末。
自秦朝开始,各朝代的宰相名称不尽相同,有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中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几十种名称。
自秦朝开始,古代哪个省份出宰相最多呢?有人会想到山西,山西有一个中国宰相村,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从西晋到隋唐时期英才辈出,共出了59位宰相。清代,山西又出了一个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他的故居称为皇城相府,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全国有籍贯可考的宰相1037位,排名前10名省份分别是:河南220名,陕西127名,山东120名,河北115名,山西84名,江苏76名,浙江69名,安徽46名,江西30名,福建29名。
河南籍的宰相人数高居全国之首,达220人,每5位宰相中就有一个河南宰相。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这里建都的朝代最多。两汉和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的宰相人数都是高居榜首。隋唐五代时期,陕西宰相最多,河南仅次宰相也不少。到了两宋,河南和浙江宰相最多。明清以后,南方江苏,浙江宰相数量排1,2名。
除了山西宰相村,皇城相府以外;洛阳偃师相公庄,宋代出了吕氏一门五相;浙江千岛湖上有个宰相岛,纪念明代商略辅佐了三朝皇帝;安徽歙县雄村出了四世一品;沈阳市法库县辽代出6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