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英雄模范 > 正文
学习园地
  • 于敏院士简介:中国氢弹和中子弹之父
  • 时间:2019-04-25 15:48:34        编辑:xinzhengjiaoyu        点击量:8032次
  • 图片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人那么著名,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连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甚至都不为人知。“在亲友眼里他是隐身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神秘人。 1988年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的妻子说: 我没想到他做的是这么机密的工作”!

         众所周知,在五个核大国中,中国突破氢弹所花的时间是最短的,仅仅用了两年多,实际上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在中国的帮助下都用了8年6个月才试验成功了第一颗氢弹,而我们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不仅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记录,还让一些国家的核讹诈被一笔勾销。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中国核武器发展的辉煌历程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集体成就,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杰出科学家在武器物理关键技术突破中所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而于敏先生就是我国从事核武器事业的璀璨科学家群体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除去人们熟知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氢弹于敏构型之外,于敏先生在中国热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和核武器发展策略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实际上,于敏不仅是“中国氢弹之父”,同时也是“中国中子弹之父”和“中国小型化核武器之父”。


          众所周知,核武器小型化是核武器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有核武器不等于可以使用核武器,因为要把核武器投掷到对方的领土上,需要火箭、战斗机、轰炸机等载具的帮忙,只有将核武器小型化,核威慑才能变成现实,近期东亚某国频频核试验却未引起美国的担心,关键就在于美国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核武器小型化。实际上,中国掌握氢弹小型化技术是五个核大国中最晚的,直到1996年全面核禁试前夕才做完了必要的核试验,而美苏英法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到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氢弹的小型化。这中间可见小型化的难度有多大,“小型化,即减小体积重量,始终是核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核武器现代化改造的侧重点之一。”一般来说,小型化是指在保证其具备足够或所需要威力的前提下,设法让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而且爆炸当量可调。


          据了解,核武器初级引爆弹的小型化是核武器小型化的关键,而小型化的引爆弹具有高形状比、高收缩比等特点,设计难度很大。于敏在我国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首次带领团队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规律、氘氚点火燃烧规律、轻重介质混合对聚变的影响、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此外,我国的中子弹也是于敏的一系列开创性设计而得以快速实现,中子弹的确切名称是“增强辐射武器”(ERW), 它是氢弹的一种,它也有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五种杀伤破坏效应,所不同的是,中子弹大大增强了核辐射(主要是高能中子)的杀伤效应, 减弱了冲击波、光辐射等效应。所以中子弹属于特殊性能的核武器,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氢弹。在我国研制中子弹期间,于敏提出了“三锤定音计划”。在他的亲自带领下,中子弹试验于1988年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功突破了技术先进的中子弹。

  • 上一篇:【抗美援朝五大烈士】战斗英雄邱少云简介
  • 下一篇:潘际銮-中国高铁:90岁老人身价千亿却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