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英雄模范 > 正文
学习园地
  • 中国两弹一星大功臣之一杨承宗教授简介
  • 时间:2025-01-23 20:30:12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1126次
  • 心正说明:国家强大,离不开国防高科技!否则,国家再富有,也会被强盗霸占!两弹元勋,指为两弹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主要人物有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孙家栋等人。

    我正在看电视剧《国家命运》,记录了这些科学家的辛勤付出的部分过程,他们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承宗(1911年9月5日—2011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

    杨承宗于1932年从上海大同大学毕业;1934年—1946年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47年赴法国留学;1951年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天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受聘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主任、教授;1961年借调到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铀矿选冶研究所兼任副所长;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80年倡办成立合肥联合大学,出任首任校长;2011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杨承宗长期从事放射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

    1932年,从上海大同大学毕业。

    1934年,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随郑大章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36年,为应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华北挑起的事端,杨承宗受严济慈之托赴上海建立起一个实验室,为北京的研究所南迁做准备。

    1946年,在严济慈的推荐下,钱三强向法国巴黎大学伊莱娜·约里奥-居里介绍了杨承宗的爱国事迹,伊莱娜·约里奥-居里接受杨承宗到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并获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经费。

    1947年初,前往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跟随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从事放射化学研究。

    1951年,博士论文《离子交换分离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被巴黎大学考评为“很优秀”,获得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谢绝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聘请;10月,带着应钱三强嘱托在法国购置了原子能研究设备的资料,并向伊莱娜·约里奥-居里要到了她们实验室独有的碳酸钡镭标准源10克,经香港转到大陆,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

    1956年,参加制定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1958年,中国科学院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承宗调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

    1961年3月,人事关系从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星期以后,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借调到国家第二机械部属第五研究所(北京铀研究所)兼任副所长,主持全所业务工作,带领科技人员成功从中国含铀只万分之几的铀矿石中制备含杂质不超过万分之几的核纯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提前三个月准备好合格的铀原料。同时每个星期三和星期六,赶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课和处理系里的各种事务。

    1969年冬,奉命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迁合肥,继续化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1970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64级放射化学专业的学生被分配到马鞍山南山铁矿劳动锻炼,工作任务是将大块矿石用锤子敲成小块。

    1973年,主持了全国火箭推进剂燃烧机理的学术会议。

    1977年,首提的同步辐射加速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立项成功。

    197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同时兼任外语教研室主任。

    1980年8月23日,倡办的全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安徽省合肥联合大学正式成立,杨承宗被举为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

    1988年12月,担任合肥联合大学名誉校长。

    1989年,重返巴黎,回到居里实验室。

    2006年8月,杨承宗教授九十五华诞纪念文集出版。

    2010年9月16日,举行杨承宗先生百岁华诞及从事学术活动八十年纪念座谈会;10月,合肥学院师生和校友捐款为杨承宗先生塑全身铜像;12月,杨承宗先生百岁华诞庆祝活动筹备组将结余经费36万余元捐赠转交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委托设立“杨承宗教育基金”。

    2011年5月27日8时4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死后捐献遗体。

    杨承宗没有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行政关系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不属于二机部‌。尽管他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他的行政关系和工作地点不在二机部,因此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嘉奖和荣誉。‌

    杨承宗在原子弹研制中的具体贡献包括:

    ‌铀原料的冶炼和分析‌:杨承宗在1960年至1969年间被借调到二机部五所,负责核原料铀的冶炼和分析工作。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团队攻克了高纯度铀提取的技术难关,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提供了关键的铀原料。

    ‌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杨承宗不仅在科研一线工作,还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和教学任务。他亲自编写教材,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授课,为国家培养放射化学人才。同时,他整顿科研秩序,改善科研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尽管没有获得“两弹一星”的荣誉,但杨承宗的贡献和影响力依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他在新中国放射化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和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一位不可或缺的科技先驱。

  • 上一篇:中国两弹一星大功臣之一黄祖洽院士简介
  • 下一篇:中国两弹一星大功臣之一王方定院士简介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