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开国将军 > 正文
学习园地
  • 开国中将:康志强,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 时间:2020-05-22 10:39:37        编辑:李小冉        点击量:2328次
  • 康志强(1912-1986),原名康世发,别号康子祥。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人物经历

    康志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兄妹6人。3岁时父亲去世,全家人生活的重担便深重地压在了体弱多病的母亲那瘦小的肩上。由于无法维持生计,6岁时他便被卖到别家做孙子。14岁时被这家赶去做学徒。俗话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康志强白天做工打杂,晚上睡破庙,年龄虽小,却饱尝艰难困苦。1930年7月,毛泽东、朱德率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来到兴国。不满18岁的康志强瞒着家人参加了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经了艰苦卓绝的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参加了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参加了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平型关大战以及给日寇以重创的长乐之战,还领导、建立和发展了邳县、睢宁、铜山抗日民主根据地,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朝阳集、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

    康志强,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人。3岁时父亲去世,被过继给同村一户人家做孙子。14岁时被这家人赶出自谋生路,先是学裁缝,后来又学铁匠,总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他年少聪颖,性格刚强,从不向困难低头。1930年,康志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上革命之路。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排长、连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政治指导员、一师一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随营学校政治大队大队长。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赤水河战役时,他身患痢疾,组织上准备给他80块银洋做生活费,把他寄养在老百姓家中。他得知这消息后,找到政委宋任穷说:"宋政委,我要和红军一起走,从现在起,我不要抬,也不再骑你的骡子了,我就是爬,也要跟上部队长征。"他意志坚强,历尽艰险,终于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新编第一旅政治部主任,三四四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九旅政治委员兼淮北第四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淮北地委书记。他参加了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在平型关战役中,康志强带领所属部队英勇奋战,始终将日寇紧紧压在伏击圈内,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击毁敌人全部辎重车辆,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随后,他领导和发展了邳县、睢宁、铜山抗日民主根据地。1949年9月,康志强来到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总部就任政治部主任。从此,他开始了人民海军筚路褴缕的创业历程。当时,海军人员成分复杂,康志强知难而上,首先着重紧抓政治工作,对原国民党人员进行集训、学习、整顿,使部队组织严密,行动一致。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和接收国民党的,同时改装从香港或国内各航运公司购买的商船、渔船。为了执行战斗任务,一面进行抢修,一面向国外购进。一时间,各种大小新旧舰船齐集,同志们都戏谑地称之为"特混舰队"。康志强不无感慨说:"同志们,'特混舰队'是落后了些,但这是华东海军的全部家当,是组建新中国海军的基础。将来一定会有全新的、现代化的先进装备。作为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一定要爱舰爱海,保卫海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重任!"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人民海军舰艇部队。毛泽东主席乘坐"长江"舰由武汉至南京沿江而下,并亲临"南昌"舰视察。康志强荣幸地陪同毛主席视察并看望全舰海军将士。毛泽东仔细地询问了华东海军部队的工作情况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为之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视察将要结束时,毛主席和康志强握手,关切询问道:"康志强同志,你到海军工作习惯吗?""习惯。""有什么困难吗?""主席,我文化水平低,总想有机会深造,现在我正加紧学习。"毛主席眼睛一亮说,"是啊,我们老同志要带动青年人,学文化知识,学科学技术,学会一切我们原先不懂的东西,发扬延安抗大精神。"康志强为新中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投身革命

    1912年8月的一个早晨,康志强出生在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排行老五,3岁时,父亲患病去世,迫于生计,母亲忍痛把他卖给了同村的一户人家做孙子。

    他14岁那年,被这家人赶出来自谋生路,先是学裁缝,继而学打铁。然而,剪刀并未剪断苦根,铁锤并未打出光明,他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在黑暗的岁月里苦熬苦煎。

    1930年,他还不满18岁,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兴国。他约了同村的四五位青年,瞒着各自的家人,一起投奔红军。

    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五次反"围剿",参加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和发展了邳县、睢宁、铜山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朝阳集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

    康志强像

    康志强像

    赤水河战役时,他染上了痢疾,还打摆子(发疟疾),组织上准备给他80块钱(银洋)作生活费,把他寄养在老百姓家中。他得知这一消息后,跌跌撞撞跑到政委宋任穷面前说:"宋政委,我要和红军一起走,从现在起,我不要抬,也再不骑你的骡子,我就是爬,也要跟上部队长征!"

    在他参加的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中,最令他难忘的是平型关战役。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大举进攻。根据党中央和军委的批示,115师从晋东南坐火车到达平型关前线。这时,日军坂垣师团在侵占灵丘后,正直下平型关。为了打击日军的疯狂气焰,师首长决定在日军必经之路平型关至河南镇沿途20里的山沟中设下埋伏,伏击日军。当天夜晚,他领导的部队与师主力一道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路右侧的高地上。第二天天刚亮,日寇进入伏击圈,随着师首长的一声令下,一时间机枪声、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每个阵地都要经过拼死争夺。康志强带领所属部队英勇奋战,始终将敌军紧紧压在伏击圈内,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此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了敌人全部辎重车辆,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取得了全国抗战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转战灵北

    1941年1月28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并将华中地区八路军、新四军统一整编为新四军,全军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第四师,2月18日宣告正式成立,辖有10、11、12三个旅。原八路军4纵队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分别任4师10旅旅长和政治委员。

    1941年2月10日,豫南战役刚结束,国民党汤恩伯集团军9个师共10多万人,东渡新黄河,向豫皖苏边区发起猛攻。新四军4师顽强进行自卫反击。10旅在自卫反击中遭受严重损失。3月14日,军部命令该旅越过津浦铁路向东转移,康志强政委、刘震旅长率部经过灵璧北部地区,赶往石梁河东岸休整。1941年5月初,以张爱萍、韦国清分别为旅长和政委的第3师9旅,已挺进到邳睢铜和泗县、灵璧边区开展游击战争。9月9日,军部决定第3师9旅与第4师10旅对调建制,其旅、团番号不变。11月,张爱萍任3师副师长。韦国清改任9旅旅长,康志强任4师9旅政治委员兼任邳睢铜灵军分区政委、中共邳睢铜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蔡明(武飞)。在1943年1月至1944年12月间,康志强还任中共淮北三地委书记兼第三军分区(即原邳睢铜灵军分区)政委,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

    1943年9月至12月,9旅25团在九顶山区一带开展游击活动。1944年1月,彭雪枫师长、张震参谋长,亲临张大路,在阵前指挥,调9旅26、27团参加攻打张大路战斗。时任淮北三地委书记兼三分区政委的康志强同志,亲自安排地委敌工部长吴云培带人从睢六区护送电台到张大路交给彭雪枫师长,以利指挥。

    1944年12月,中共淮北三、四地委合并为三地委,三、四军分区合并为第三军分区。康志强不再在地方兼职,仍回9旅,与时任9旅旅长的滕海清一起开展打击敌伪顽的斗争。1945年5月,9旅25团、26团从津浦路西撤回到灵北,于9日夜至10日上午8时,先后打掉了卓圩、卓海两个敌人据点。在攻打卓圩战斗中,计毙伤顽伪官兵百余人,生俘团长孙家钊以下官兵693人,缴获轻机枪8挺,长短枪547支。在卓海战斗中,俘虏睢宁第五区大队长袁志臣以下官兵219人,毙伤伪军1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长短枪161支。9旅官兵又乘胜先后向盘距在邱集、朱碾盘一带的顽伪发起猛烈进攻,一举攻克并全歼守敌,睢南战役胜利结束,从而使1943年开始向我进攻,并占据高楼的国民党33师失去固守信心。

    建设人民海军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1军政治委员康志强奉令接受新的任务,他从温州赶至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唐亮接待了他。"目前有四项工作急需人去,一是到第20军任政治委员,二是到华东军区政治部任组织部长,三是到华东军区海军任政治部主任,四是到党校任校长。你可以考虑一下到哪去。"康志强略作沉吟,道:"我去海军!""海军可是个新军种哟。""我愿意学些新东西!""好,有志气,祝贺你!"两双坚定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9月,康志强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任政治部主任,开始了建设人民海军的艰苦历程。当时海军人员主要是"转行"的人民解放军陆军和起义的国民党海军,还招收了一批原国民党海军人员。陆军不懂海战,而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则成分复杂,思想混乱,纪律也较松散。康志强本着"以人民解放军为基础,以工农为骨干"的原则,首先着手紧抓思想政治工作,对原国民党人员进行集训、整顿,好的留下来,坏的清理出去,使部队组织严密,行动一致。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是缴获和接收国民党的,同时改装从香港或国内各船运公司购买的商船、渔船。这些舰船性能落后、陈旧不堪,为了执行战斗任务,康志强一面组织大家积极进行抢修,一面向国外购买。一时各种大小新旧舰船齐集,同志们都戏谑地称之为"特混舰队"。康志强也爱抚地看着这些尽管简陋但已足以担负起近海防卫任务的设备,不无感慨地说:"同志们,我们这'特混舰队'虽然是落后了些,但这是我们华东海军的全部家当,是组建新中国海军的基础,将来我们一定会有全新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作为光荣的海军战士。大家一定要爱舰爱海,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保卫海防的光荣重任!"

    1953年2月,毛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他乘坐"长江"舰由武汉至南京沿江而下,并在"南昌"舰接见了康志强等海军将士,对海军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为之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康志强任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人民海军一起走过了初创阶段的艰难历程。

    康志强幼时未拜过孔子、进过书馆,文化程度低。当红军后,他发愤自学文化。行军时,把字写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边走边认,一到宿营地,就捡根树枝在地上练写字,每天学几个,慢慢积累。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能阅读报纸、信件,起草文件。他想再作深造提高,但国民党的炮弹却不允许他有更多时间学习。后来他终于有机会进军校学习。他把憋了几十年一直没能施展的干劲全用上了。他最早进教室,最晚回寝室,没有日夜,不分寒暑。大家都关心地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却笑呵呵地对比他年轻许多的"同学"说:"打仗我行,读书你们行,还请多多关照哟。"

    1963年底,这位旧社会的放牛娃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新生活。他一到学院,首先关心的是教师的生活问题,看到教师们住房紧缺,有的甚至两三个人挤一小房间,便修建了十栋新楼。他自己却谢绝了学院的关心,吃食堂,住旧房。他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说:"海军是一个技术密集、非常复杂的军种,建设人民海军,需要大量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人才,抓好干部培养,重视知识和人才,是海军建设的关键。"

    1975年8月,康志强调任北海舰队第一副政治委员、党委书记,随后继任北海舰队政治委员。他根据目前国际上海军发展现状及任东海舰队政治委员时率舰艇配合兄弟部队解放嵊泗列岛、舟山群岛、上下大陈岛等岛屿的经验,结合中国海军一直在码头附近训练演习而远航训练一直搞不起来的实际,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远航作战训练。经过详细周密的计划和大量的准备工作,1979年末,舰队由青岛港出发,经连云港、舟山到东海舰队防区一带,与东海舰队配合,进行空中、水面、水下联合训练。接着又根据现代海战的特点,出动重型轰炸机、地对舰导弹、岸炮部队进行大规模外海联合演习。回到青岛港略作休整后,又在旅顺、海洋岛进行综合演习。

    白雾茫茫,烟波浩渺的大海上,一队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舰劈波斩浪而来,海军将领、北海舰队政治委员康志强中将卓立旗舰舰首,脸上挂着微微的笑意。历时44天、航程近万里的远海联合训练演习终于胜利结束了。

    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康志强将军一直都随舰指挥,他仿佛又回到了烽烟弥漫的战斗岁月,思维灵活、反应敏捷、意志坚定,不分昼夜地坚守在指挥台前。但毕竟岁月不饶人,演习结束,他斑白的双鬓又添了许多白发,体重也下降了十多斤,不过依然精神矍铄,笑容满面。特别是当他看到一份份演习总结、心得体会时,更是感到由衷的喜悦。

    这次训练,中国海军从码头近海走到远海,战斗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打破了中国海军不能远航的论调,使部队初步掌握了远航训练作战的经验,为远航执行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康志强等舰队领导还受到邓小平同志、胡耀邦同志的接见和肯定。

    1981年夏,康志强被任命为海军副政治委员。1986年12月,为建设人民海军呕心沥血的康志强将军在北京与世长辞。

  • 上一篇:开国中将:陶勇
  • 下一篇:开国中将:周仁杰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