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论孟老庄 > 正文
国学文化
  • 《管子》的用人思想:创造环境,留住人才,赏罚分明,劣者让位
  • 时间:2019-10-25 16:00:25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4300次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齐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五霸之首”,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究其原因,得益于管仲等人的才干。由于认识到人才因素在诸侯争霸中起到的举足轻重作用,把人才作为治国要务,遵循尊贤、用贤的传统,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百年树人、四民分居,实行“三选法”,提出“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胜其任者处官,不胜其任者废免”。逐渐形成了以重视人才、人才标准、选拔人才、激励人才等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人才思想理论,许多人才就是在这样的人才思想环境中产生的。

                 

                                                                                      齐国地图

           一、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管子》认为,要获得事业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是“得人”“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管子从历史规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获得,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治军作战,要“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君主的为政之要,就在于得到人才,如果做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

                                                                                 齐国士兵
           由于认识到人才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要想赢得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竞争,使国家长治久安,首先就要赢得人才。因此,齐国明君贤相及臣僚谋士们都十分重视人才,看重人才价值,以人才为宝,以人才为贵。当齐桓公询问治国之道时,管仲提出“远举贤人”,他认为,为政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能够察访识别出胜任的人臣,这是治理好国家的重要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称雄的实践证明,人才常有,明君贤相难得。君主是否贤明,如何看待人才的价值,是选才用才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天下怕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发现和实用人才的贤明君主。《牧民》云“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这就是,能够任用官吏的人,才能够奉他为君主。一个国家,并不缺乏能够胜任的人才,只是国君没有完全了解。要赢得人才,尊贤者,用能者,做到不埋没人才一。如果知道有贤才却不重用他,就将导致失败;如果见到有能力的人而不举用他,也会面临失败相反,如果用人不当,重用那些可能造成危害的人,也同样会遭受失败。
           《侈靡》中提到“上贤则亡,而役贤则昌。”这就是说,如果国君自恃贤明,则将面临国亡,如果国君能够贤能者,国家则将昌盛。一国之君的职责就在于考察人、使用人。《君臣上》“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是故知善,人君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君之道就在于如何正确使用臣子的聪明才智,国家并不是真正缺少能够胜任的人,而只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没有深入明察,未能辨别人才。由此可见,国君的要务唯用人而已,得天下者,先得人才。
            二、广开渠道,选拔人才
            既然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关系到君王能否争得天下,因此,培养造就、选拔有用之才就成为治国之要务。《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中,“树谷”指的是农业的发展,在一年当中,播种农作物并获得丰收,百姓就能够过上这一年的好日子;“树木”指的是社会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当中,发展生产、提高经济,百姓就能过上十年甚至十几年的好日子;“树人”则指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是“一树百获”的目标。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治理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所以说,一个国家的长远大计在于造就人才。
           在《管子》看来,贤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那么衡量贤才的标准是什么?管仲认识到,作为贤才,首先是能够顺应时势,“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义立之谓贤。”有所作为的,不会拘泥于常规,能够从实际出发,具有开拓精神,善于运用新知识,适应国家发展变革的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
           其次,要树立义的道德规范,《管子》认为,“仁从中出,义从外作。”仁是由人的心里发出来的,内心道德修养层面,而义就是人们社会责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强调外在行动。管仲认为,惩治恶,禁止恶,赦免无罪之人等措施是最大的仁义。作为贤明的君主,应以社稷为重,施行仁义之政。同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应该讲仁。讲义就要对君主忠信,对亲人孝梯慈惠,对外公正有礼,对己静心克制。总之,仁义的标准,要求贤才应该能够体察社会种种新变化,具备创新意识,同时讲究仁义道德。同时,选择人才的标准也应遵循“德当其位,功当其禄,能当其管”的原则。

           《管子》明确提出了选拔人才要形成一定的制度,通过国家公布政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举荐贤才,如果违反规定相关官吏必受惩处。推荐人才是自下而上进行,《管子》概括了以下几条选拔人才的途径:

                      

                                                                                 管仲
           第一、“矜物之人,无大士焉”;第二、“凡论人有而违古者,无高士焉”;第三、“易其功者,无智士焉”;第四、“德行未成于身而违古者,卑人也”;第五、“事无资,遇士而简其业者,愚士也”;第六、“钓名之人,无贤士也”;第七、“忠臣不诬能以干禄”。人才的辨识,不能单纯依赖一些虚名和荣誉最为标准,选拔贤人、能人还设立一定的制度来进行考核。因此,按照循名责实的原则,以“参验之术”作为监察考核的尺度和选拔依据,“言者,责之以实;誉人者,试之以其官。言而无实者诛,吏而乱官者诛。”这就是说,对于己经任用的人建立起管理考核制度,依此考察他的事功实绩;对于还没有任用的人也应做到督名责实,在实践当中进行进行考察。
           三、用其所长,任人唯贤
           《管子》书中招纳贤才有三个途径,第一是设置“庭燎”之制,吸引天下贤士;二是由国家派出“游士八十人,以号召天下之贤士”;第三是赏赐那些引荐有功人员。最后一条是提供有利的保障措施,如可以设立方便诸侯自我推荐的组织等。通观历史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能够做到如此贤明,像齐襄王处处排挤、打击重臣田单。国君如果不任用贤才,却重用那些亲族,结果只能使人才背离齐国。《大匡》中一记载:“ 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 三大夫既已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

           这段文字阐述了选拔人才的过程,第一步是鲍叔等分别负责各自的人才选拔;第二步则放手给各县去操作,主要内容是对人才选进行深入考察后,推荐上来;第三步是将人选上报给国君,并与国君见面,是否被任用将由君主决定。

                                                                                管仲雕像
           《管子》把任用贤人的思想概括为“察能授官”。《管子》曰:“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不仅君臣之间任用才者要知被用者之短长,而且被任用者也要自知其所长所短。《幼官》中指出,“求天下之精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并且对管理者提出“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称才”。           通过网罗天下人才,把人才的获取工作放在国家的大视野之内,突破世卿制的樊篱,开辟了下层人士参与政治的渠道,表达了其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惜之情。此外,《管子》还把“各为其所长”用到社会全体人员身上,“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使民于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如此,国家才一能够治理的安定发达。
           四、德才兼备,考核功绩
           自古以来,对人才评价的标准存在着“德”与“才”的争论。“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即才一德兼备。《管子》云“既智且仁,是谓成人。”“如果将“仁”称之为人之德,“智”则为人之“才”。“既智且仁”即所谓“才德兼备”。

           《管子》云“官礼之司,先功后器。”管理人才,应以功绩来决定。 又云“顺大臣以功,顺中民以行……”强调用人不应受到资历的影响。《霸言》云“列不让贤,贤不齿弟择众。”列爵不排斥贤人,选贤不择年龄、地位。《君臣下》亦强调“不以年伤”。

                                                                                       《管子》
           《管子》认为,君主选拔人才需审查三个问题:“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管子》认为,“国有常式,法不隐,则下无怨心”,国家有固定的法律规范,立法公之于众,人们皆知所避就,才不会生怨心。因此,它主张立法应当予以公布,增加法的透明度,使百姓“明必死之路,开必得之门”。
           然而,法的公正性并不仅于立法的公,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执法公正。只有执法公正才能树立的权威。如何才能实现公正呢?《管子》提出关键是执法不偏“私”:“以法执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因为公正具有如此的重要性,《管子》才再三重申法的公正性,特别是执法公正,要求扬公废私,把利害分析上升至国家和社稷安全的层次,这样统治者就不得不警惕执法的公正性问题。
           五、创造环境,留住人才
           正是由于齐国统治者具有那种“远人至而不,,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有以牧之也”的包容气魄,能够容纳不同国家、贵贱有差的人才,因此吸引了大批能士为己所用。
           《管子》在进行了培养、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系列措施的同时,也注意到创造环境,留住人才,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作用。留住人才,主要可以概括为:
           第一,提供发展空间来留住人才。《管子》载云“慎使能听信之,使能为之明,听信谓之圣。”意思就是国君除了能够任用贤人,最关键的要给予贤才事业发展的平台。对待贤能应以诚相待,听取其提出的建议,并极大的提供发展空间、创造一切条件使其充分发挥各自才能。这样做才是开明国君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是以德服人,争取人才的一种手段。
           第二,是用好的待遇留住人才。针对齐桓公提出的如何才能招纳天下贤能之才的问题,《管子》说到“假而礼之,厚而勿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充分说明对于人才,不仅提供给他们丰厚的物质待遇,而且应该能够做到言而有信。
           第三,是用感情维系留住人才。《管子》说“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作为一名圣明的国君,能够合理任用人才,使其人尽其用,对待贤士应做到“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接之以礼。”这是开明的君主对待人才应做到的五点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仁、义、德、信、礼这几个方面,贤士才能闻声来归。
           六、赏罚分明,劣者让位
           赏罚之策在《管子》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具体而言,《管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赏罚起到的激励效应。首先,管理者要做到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如果“赏罚不明,则民轻其产”,要赏罚分明,就要切实贯彻“禄当其功”、“绩者多食”的原则。

           其次,要赏罚有度。《管子》认为,赏罚要有一定的限度,奖赏过重或惩罚过重都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赏罚过重,就会资财匮乏,过分地行罚就会导致暴虐,两者都会失去民心。最后,管理者应该能够做到秉持公正,“罚不避亲贵”。除此之外,《管子》还提到“罚有罪不独及,赏有功不专与”,认为在激励人才时,应要注重方式方法、以及有效性。

        

                                                                                 田单
           齐国统治者以功绩作为考核标准,赏罚分明,褒奖嘉行,惩治劣迹,这也就做到“官爵不审,则奸吏胜”。《管子》说到“凡牧民者……则爵服不可不贵也。爵服加于不义……则令不行矣……则禄赏不可不重也。禄赏加于无功……则令不行矣。”意思就是说,在实施奖惩措施时,应做到平等对待、无远近之分。赏罚作为严格治吏的重要手段,只有赏则重赏,罚则严惩,才能起到切实的激励作用。

           《管子》中人才思想提到,任用人才的其中一个举措就是任用贤能,使平庸之辈让位,“视其不可使,因以为民等;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己,是以为国纪。”对于那些不能够胜任职务、无法任用的人来说,则应削职为民,进行惩罚。同时,也包含着鞭策意味,促使在职的贤能能够更加出色的为国君效力。《管子》提到“不能其事而失其职者必使有耻。”可见,《管子》中的人才思想,充分注意到赏罚分明,并做到贤能者上,罢免不能胜任之辈,实现有功者赏,免去平庸之流。

                      

                                                                                  鲍叔牙画像
           《管子》中说到“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意思是,统治者在给予贤臣爵禄问题方面,应该注意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过多,同时也不能过少。如果俸禄过多,将导致臣子的进取心减弱,不能够做到为国家尽力效命。相反,如果俸禄过少,也就无法起到激烈人才的作用,没有动力使臣子献策。正所谓“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在这个方面上看,《管子》人才思想辩证的提出奖惩原则,具备哲学的眼光,充分体现了其思想之精深。正因为做到了《管子》人才思想体现出的,无论是人才的培养、选拔,还是任用、留人等方面内容,使得齐国在当时战乱纷仍的社会背景之下,仍能够人才济济,争霸天下。
           参考文献:《史记》、《管子直校》、《管子校释》、《管子注译》、《管子评传》
  • 上一篇:孔子一生共收了多少门徒?门徒之中又有多少成为知名的贤者
  • 下一篇:《论语》之《侍坐》:孔子与弟子谈论志向之语言艺术特色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