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孔子与青岛》专题展览在青岛路1号南园孔子纪念馆开幕。一位西方人翻译出版的《易经》《论语》《老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是谁?他为什么会与中国文化结缘?
他就是中学西播的代表卫礼贤。
卫礼贤,原名为理查德·威廉,从德国来青岛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取名卫希圣,字礼贤。卫礼贤57年的生活道路中,有22个春秋是在青岛度过的。1899年,他奉派来青岛担任“神职”。但是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而对于传教这类“神职”相当淡漠。他曾说,作为一名传教士,我没为任何一位中国人行过洗礼,自己反倒成为忠实的孔教徒。他说:“孔子居亚洲中原,于春秋颠离时局中,荟萃中国上古之文化,传之后世,至秦汉而渐及于远,渐而化及四夷,近且遍及海外,百余年后必可普及世界。其所以受世界之欢迎者,盖其以德服人之功,较欧洲各国以国体强弱定文化之远近,倜乎远矣。”(《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刊》)
1900年,他以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办学方针,创办了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前身),实现中西学并重。他的办学引起清政府的重视,清政府授予其四品顶戴,卫礼贤着四品官服,摄影留念,并悬挂于壁。礼贤书院创办至今已119年,百多年来,这所学校虽经时代社会变迁几易其名,现在仍然是省内一所著名中学,这里曾走出过8名两院院士。
卫礼贤是研究汉学方面的专家。礼贤书院教师臧毓臣回忆:“卫君最好学,手不停绘、目不停览,虽炎夏不避,危坐译读晏如也,是故精通华语及文义。”(《礼贤中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册》)他在儒家学说的研究方面着力最多,成就也最为突出。为研究汉学,他与中国的学者有十分广泛而密切的交往,辛亥革命后,青岛相对安全,大量富有的中国人包括大批清朝遗老避居在此,使得作为德国租借地的青岛传统文化氛围得到大幅度提升,他广结儒学大家,并与他们成立尊孔文社,在其礼贤书院内的藏书楼上专门将一可容纳200人的礼堂辟为尊孔文社活动场所,供研读、活动之用。在藏书楼后面建藏书室,藏书曾多达3万余册。与文化界领袖人物梁启超、蔡元培、胡适等来往频繁,更和张君劢、徐志摩等结为挚交。
卫礼贤不遗余力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东学西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青岛期间,曾把《论语》《孟子》《列子》《中庸》《易经》等译成德文编入《中国丛书》出版,其《易经》的翻译和研究在欧洲堪称一流。他翻译的儒家经典,是德国乃至欧洲翻译最好、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同时,还他撰写了《孔子》《中国文化简史》《中国文学史》等专著,很多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如《孔子》就有两个版本。
1924年,卫礼贤回国后,创办了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和中国学院慕尼黑分院,组建中国学会,主编旨在研究汉学的《学艺杂志》。他在该大学主讲中国文字源流、中国文化问题等课程,同时巡行欧洲各地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卫礼贤以自己的汉学成就培养和影响了德国乃至欧洲一代又一代汉学家,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被德国称为“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