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帝王将相 > 正文
学习园地
  • 韩信
  • 时间:2020-09-11 10:11:45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2306次
  •                                                                       《题韩信庙》

                                                                              明 骆用卿

                                                               逐鹿中原汉力微 ,登坛频蹙楚军威。
                                                               足当蹑后犹分土 ,心已猜时尚解衣。
                                                               毕竟封侯符蒯彻 ,几曾握手到陈豨。
                                                               英魂漫洒荒山泪 ,秋草长陵久落晖。
           韩信,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宋代陈亮这样评价他:“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酌古论》)明代茅坤也说:“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他评论各领域代表人物,作如是说:“古今来,太史公(司马迁),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刘伶)阮(阮籍),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史记钞》)韩信的军事才能,确实令后人仰止。
           然而,韩信又是一个令人嗟叹的悲剧人物。他佐汉破楚,“功无二于天下”,却终于被罗织罪名,惨遭杀戮,后世多为之称冤。明代李东阳说:“信之罪,独有请假王(要求做个”代理齐王),期会不至(陈平定计,刘邦约诸侯会于云梦泽,趁机袭击韩信,韩信后至)二事,非纯臣之节耳,实不反也。”
           《史记评林》引清代学者梁玉绳则说:“信之死,冤也。前贤皆极辩其无反状,大抵出于告变者之诬词,及吕后(刘邦之妻吕维)与相国(萧何)文致(罗织罪名)耳。”《史记志疑》司马迁写韩信,文笔婉曲,语意闪烁,表现出这位历史学家对韩信“谋反”的怀疑态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韩信的同情与惋惜。
           面对这样复杂的一个历史人物,要以一首七律56个字的篇幅来概述他、评价他、抒发对他的感慨,而且写的还必须是具有音乐美、意境美的诗,难度很高。骆用卿谙熟韩信的史迹,满怀着对这位古人的同情和感喟,运用缩龙成寸的技巧,写下这首题咏之作,取得空前的成功。
          诗的头一联,就以大手笔概括出当时的严峻形势:“逐鹿中原汉力微”,韩信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登坛拜将,而且屡建奇功的。韩信登坛之前是“汉力微”,登坛之后则“频蹙楚军威”,寥寥几个字的对比,就突出了韩信用兵的卓越才能,笔力雄健,言简意赅。颔联笔锋一转,不循此思路再叙韩信殊勋,而改变角度,“极写汉高(汉高祖刘拜)诡诈”(沈德潜评语)。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草包出身,学无所长,但却具有组织才能,善于玩弄权术。他对韩信,虽然猜忌在心,表面上却极尽笼络利用之能事。上句“足当蹑后犹分土”写利用:因为荣阳之困,危在旦夕,他不能不听从张良和陈平蹑足授计,封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下句写笼络:为使韩信死心塌地替自己带兵,他尽管畏惧韩信,猜疑韩信,表面上却对韩信无比亲密,解衣衣韩信,推食食韩信,使得韩信虽经武涉、崩彻再三劝说,仍“犹豫不忍倍(背)汉”。骆用卿这两句诗,用典精确,对仗工巧,浑若天成。字面上写刘邦对待韩信的伪和诈,骨子里重在揭示韩信长于军事、短于权术的弱点,同时点明韩信真正死因:汉高祖“心已猜”,使韩信之冤死更显得富于悲剧色彩。
          写至颈联,诗人再安排一个腾挪,转而又从韩信自身的事迹着笔:不幸被削彻的相术言中了,爵禄只到封候(淮阴侯)为止;更不幸的是被诬告谋反,但韩信怎么可能跟陈稀握手密谋呢!司马迁记述这段史事,确实留下许多疑点,隐约透露出太史公自己对谋反问题的否定。李景星《四史评议》论《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正写”(如韩信功业、韩信驳回武涉及刷彻的言论等),有“特笔”,认为“叙淮阴教陈稀反汉,则以隐约之笔出之,正以明淮阴之不反。而‘象手’“辟左右’云云,乃当时罗织之辞,非事实也。……凡此,皆所谓特笔也。”恰好可以作为骆用卿这两句诗的注脚。
           以上三联42字,高度概括了韩信的生平,从楚汉相争的形势说到韩信登坛建功,说到高祖猜疑,说到韩信被诬谋反,信息量之大,覆盖面之广,叙事之有条理,细节之生动、典型,都超出了寻常的咏史之作。叙述之中,还回响着作者的感唱,流露出作者的倾向,这许多目标,也是一般咏史律诗难以完全实现的。骆用卿成功地锤炼史料,提纯史实,溶入史论,注进情思,无怪乎李梦阳评价道:“此题准阴庙绝唱也!”
          诗的尾联,诗人从惋叹的情调里超脱出来,劝慰这荒山古庙中的英魂:无须徒然抛洒热泪,你看汉高祖刘邦最终不也一死?他的归宿长陵,不也湮没于荒烟秋草之中,年年岁岁伴随着落日斜晖吗!正所谓“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蓄共一丘”,被枉杀的天才军事家,与善猜忌的天才权术家,最后都归于虚无,这就是诗人凭吊之下的无限感慨。以此作结,显得余音袅袅,遐想悠悠……记得郭沫若说过:“大凡一位开国的雄略之主,在统治一固定了之后,便要屠戮功臣,这差不多是自汉以来每次改朝换代的公例。”
          《甲申三百年祭》所谓“自汉以来”,指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屠戮韩信等开的先例。也就是民间俗谚所说的:“太平自古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骆用卿的感慨,正是缘此而发的。但这首绝唱的作者毕竟是明朝人,受着历史的局限,他只能看到韩信冤死的一面,却看不到韩信必死的另一面。韩信是个天才的军事家,而政治上却是个低能的落伍者。他跟不上这发生着巨变的时代,处在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立与发展时期,仍抱着陈腐的政治观念,热衷于裂土封王,这才是韩信跟一心要建立集权国家的刘邦不能两立的实质所在,也正是韩信悲剧命运的祸胎所在。看不到这一点,而只看到刘邦的狡诈猜疑、忌才畏能,韩信的矜才自负、居功骄人,论史就难免失诸表浅片面了。

          读过这首七律,人们自然会想起明代另一首咏怀韩信的名诗,即常伦的五律《过韩信岭》:

                                                            “汉代推灵武,将军第一人。

                                                             祸奇缘蹑足,功大不容身。

                                                             带砺山河在,丹青祠庙新。

                                                              长陵一坏土,寂寞亦三秦。”

    结尾与骆用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全诗议论多,意象少,形象性远逊于骆诗,艺术感染力当然也弱得多了。

  • 上一篇:楚厉王、楚武王和楚文王与和氏璧的故事
  • 下一篇:美国人傅高义著作:《邓小平时代》第二章(1):放逐与回归,1969~1974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