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韬武略 > 正文
学习园地
  • 董振堂将军率领的的西路军英勇事迹值得所有共产党员敬仰!
  • 时间:2023-02-28 16:50:56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2646次
  • 原标题:红五军全军覆没,马家军割下军长头颅邀功,78年后才知头颅下落

    2023-02-14 

    “要把东城门守住,坚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董振堂神情悲愤,在台上高喊着。血战9天9夜后,“铁流后卫”红五军所处的高台终究还是失陷了,军长董振堂被敌军残忍砍下头颅,用热血祭奠了他热爱的革命。

    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深情地讲道:

    “他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的革命队伍就是需要这样的同志。”

    英雄不问出处——最初作为国民党军队中一员的董振堂,

    是如何成为红五军军长的?专打硬仗的“铁流后卫”红五军,为何在高台一役中全军覆没?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董振堂和红五军。

    图|身着军装的爱国将领董振堂

    胸中盛满爱国情 董振堂等人发动“宁都起义”

    来到河北省邢台市新和县的一处事迹陈列馆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宇轩昂的铜像。该铜像身材高大,单手叉腰,目光炯炯,正视前方。他正是今天的主人公——董振堂。

    在抗战的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熠熠生辉,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立和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中华儿女一代代传承的瑰宝。

    提起董振堂同志,了解他的人会首先想起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

    正是他带领着这支队伍,在长征途中英勇断后,为保存红军实力立下汗马功劳。

    图|2019年12月27日,红五军团后人在董振堂事迹陈列馆

    董振堂的一生短暂且奔波。

    这位硬汉军长出生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儿时读书与哥哥共用文具,买不起毛笔就用刷子蘸水写字。

    1937年牺牲时,董振堂年仅42岁。到了1946年,他的家人才在政府帮助下回到河北老家,将他跟随姥姥的“赵”姓改回了“董”姓。

    在青年时期,董振堂一直成绩优异,还曾获得“优秀模范”称号。

    1921年,26岁的董振堂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随后便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军。

    踏实肯干,带队严明,为人正直,生活清廉……在冯玉祥麾下,董振堂深受重用,晋升飞快。

    有次在行军途中,队伍经过一片桃林,口渴的战士们看着成熟的桃子垂涎欲滴,董振堂下命令道:“留头不吃桃,吃桃不留头”,队伍中没一个人敢前去摘桃。

    图|位于红西路军纪念馆内的红五军领导人雕塑

    在冯玉祥麾下,他每月的俸禄都交给警卫员代管。家中妻子若要做新衣,则和寻常老百姓一般买布匹来做。

    那个年代,许多官太太们相互攀比,常穿各类用动物皮毛做的外套。董振堂却不以为然,那他的钱都用作什么了?

    加入共产党后,他将这些积蓄全部上缴作党费。

    毛泽东同志劝他,让他留一些给自己用。

    他觉悟很高,坚决不肯,称一切都已交给了党,便不需要再拿钱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1930年,中国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冯玉祥主动通电下野后,董振堂所在的残余部队被收编,在改编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第25师73旅旅长。

    图|中原大战中,在潼关集结的冯玉祥西北军

    1931年春,董振堂所在的第26路军收到命令,要求南下到江西一带进攻红军。但由于这支军队“成分混杂”,在对阵中很快显出颓势来。

    当时负责总指挥的孙连仲是个北方人,来到南方后,他和他的士兵水土不服,加上战事失利,孙连仲便“不支倒下”回乡养病去了。

    不久后,第26路军再次收到上级命令,要求军队主力进驻江西重镇宁都,并伺机对红军展开大规模“围剿”。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

    第26路军不愿继续打内战,请缨到东北抗日,但无奈请缨被拒,上面下来命令,要求他们继续“围剿”。

    后续的作战并不顺利,国民党中央军为保存实力陆续将周边部队撤走,唯独剩下第26路军当炮灰,陷入红军的“围困”之中。

    图|“反围剿”战争中的红军战士

    此时,第26路军与国民政府的矛盾已非常严重。

    更让国民政府意想不到的,是当时在第26路军内部,包括董振堂、赵博生、刘振亚以及季振同等高级军事将领都与红军有着联系。他们遵照红军上级指示,逐步开始进行起义前的一系列准备互动。

    1931年年底,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借第26路军指挥部的名义,将军中团以上的军官召集起来开会,部分军官不肯的,便予以逮捕关押。

    孙连仲回北方后,将总指挥权交由25师师长李松昆代理。当李松昆听到起义风声时,带领少量军队试图抵抗,却被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1931年12月14日晚,董振堂和赵博生等人便率领第26路军的1.7万人投入了红军的怀抱。

    图|1931年宁都起义旧址,现被较完整保存

    起义部队到达苏区后,经过休整,被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团,一时间,中共苏区的主力红军数量猛增到5万人,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铁血军长铁血团 红五军团立下赫赫战功

    1934年,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漫漫前路,生死未知。

    红军一边需要解决生存问题,一边需要保存战斗实力。

    为能够安全转移主力,最后一道防线就成了整个红军生命的生死线。董振堂所带领的红五军团所担任的,正是这样艰巨且危险的任务。

    在这段历程中,他们勇往无前,立下了赫赫战功。

    图|3万红军主力仅靠几艘小船成功有序地渡江

    一 人墙作“铁闸” 金沙江畔抵挡狂风骤雨

    1935年5月,北上的红军队伍来到金沙江,大军即将渡江。

    但麻烦的是,在他们到来之前,渡口被控,渡船被毁,渡江成了一个难题。

    时间紧迫,危机四伏。前方是浩荡江水,后方是国民党的围追堵截。5月3日到9日,7天7夜中,红军主力靠着几只小船和几十名船工顺利地完成了渡江。

    根据其中一名船工的徒弟毛洪银老人讲述,渡江途中,给养困难的红军让船工们吃肉,自己却喝粥果腹。短短几天,这支不一样的队伍深深感动着船工们,其纪律性和有序性让船工们感到难以忘怀。

    与此同时,为掩护全军安全渡江,红五军团奉命在石板河阻击追兵。

    他们用人墙作“铁闸”,将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大军牢牢挡在了红军主力部队后。

    图|渡江船工之一的徒弟毛洪银老人站在当年渡江的位置

    在绵延山岭中,红五军顽强奋战几个昼夜,就在要撤离最后一线阵地时,收到中央军委最新指示,要求再坚守三天三夜,面对随时都可能牺牲的危险,红五军全体毅然领命。

    5月9日,最后一批战士们接到了撤离阵地的命令,他们顶着暴风雨,狂奔50多公里来到皎平渡。

    完成全员渡江后,立马砸毁渡江的小船,将尾随而来的敌人抵挡在了金沙江的对面。

    追寻红五军的踪迹,来到昆明市禄劝县撒营盘镇一带,可以看到石板河阻击战的战斗遗址。

    如今,一座连通川滇的大桥已修好,两岸居民与靠小船摆渡的生活彻底告别,但这段历史却始终深深留在后人的脑海之中。

    图|当年发生阻击战的地方,现在成为了教育基地

    巧渡金沙江的7个日夜,留下了红军领导人的精妙智慧,镌刻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延续了军民一家亲的至深情怀。

    二 为守盐井坪 不畏万难三过夹金山

    1935年6月,由红五军37团打掩护,中央红军大部队开始陆续翻越夹金山。

    过程中,该团在盐井坪附近构筑防御工事,尽管国民党来势凶猛,但都被一一击败。

    7月1日,37团接到军委电令,要求他们继续北上,接下来的防御任务,将由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团来接替。战士们听到消息后,立马撤出阵地,急上70公里来到夹金山脚下。

    这座终年积雪的大山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气候变换无常,忽而狂风大作,忽而冰雹急下,在当地有“神山”之称。

    撤退的37团越往上爬越吃力,不巧的是天空降雪,战士们身着薄衣,冻得全身发抖,手脚不听使唤。疲惫之中,宣传员大喊:

    “坚持就是胜利!”

    图|战士们顶着刺骨寒风,正在翻阅陡峭的夹金山

    战士们你推我,我拉你,靠着顽强意志前进。山顶上,山势更加陡峭,风大路滑,空气稀薄,一不注意就会滚下去,不少战士已精疲力竭,走几步就想坐下来歇一歇。

    但他们内心都很明白,一旦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于是咬着牙,相互搀扶,终于登上了山顶。

    7月2日,太阳快要落山时,他们终于到达了营地,开心地回头对着雪山道:

    “再见了!”

    当天夜里,刚准备休息的37团再度接到上级来信。信中写到:

    “奉军委命令,为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及掩护一、四方面军休整,你们接到信后,应立即返回夹金山南,再至盐井坪一线坚守阵地,继续阻击敌人。”

    图|战士们有序地排着队走在夹金山上

    任务来得太突然,短短几句话似千斤重。但任务意义重大,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必须做通。

    随后,37团迅速传达命令,强调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必须服从。战士们并没有表现出畏难和抵触,纷纷表示:

    “坚决完成任务!”

    第二天天还未亮,37团一边雄赳赳气昂昂地喊着:“再过夹金山、守住盐井坪”,一边顶着风雪翻越夹金山,抵达营地后,快速投入战场。不久后,军委再次传来电令,要求再度翻山到懋功待命。战士们一来二去也就熟了,望着不远处高耸的夹金山笑道:“有什么了不起,再过一次!”于是,37团再度翻山,创造了长征史上“十天三过夹金山”的奇迹。

    图|红军当年翻越夹金山沙盘图

    37团隶属的红五军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严守军人纪律。

    在那个年代,他们早已不计较个人得失,将生死置之度外。

    面临红军大部队的存亡和革命大局,他们克服重重阻碍,多次圆满完成后卫任务,多次使长征绝处逢生,成功突围,是红军精神的光辉典范。

    铁血军长也有男儿柔情 他为女兵分娩争分夺秒

    董振堂一生打恶仗、硬仗无数,更是在攻克漳州、大战水口等战役中大显威名。但这位铁血军长除了铮铮铁骨,内心还充满了男儿柔情。

    在2020年江西卫视播出的《跨越时空的回信》第三季中,董振堂的孙子——65岁的董建来到现场,

    向全国人民讲述了爷爷的光荣的事迹以及家人们对爷爷的思念和遗憾之情。

    图|《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上,王洛勇诵读董振堂烈士的家书

    其中,有这样一件事:“曾经有那么一场战斗,那是在四渡赤水以后,1935年4月吧,在贵州山里面行军的时候,突然有个女战士要分娩,部队就停下来了,把女战士抬到一个茅草屋里准备接生。这时候敌人就追上来了,五军团在1公里以外已经交上火了。我爷爷问,生一个孩子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所以他就回到了阵地,跟战士们说,一个女人要生孩子,我们需要在这里挡,挡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

    主持人问:“这意味着什么?”

    董建答道:“意味着许多战士都要牺牲。”

    确实,在这场战斗中,许多战士都倒下了。女战士成功分娩过后,战士们才撤下来。他们认为为一个女人生孩子而牺牲战友不值得,所以对她非常不友好,总怒视着她。

    图| 在枪林弹雨中生产的女战士陈慧清及丈夫邓发

    董振堂对战士们讲:“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我们为什么要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孩子吗?”

    听到这里,主持人非常动容地重复了这句话:“我们为什么要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孩子吗?”

    她顿了一下,继续道:“不就是为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吗?”

    但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刻,董振堂做这样一个决定,是非常艰难的。

    他怎么会不心疼和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们呢?可为了这个新生命,他牺牲自己也义无反顾。

    观众们面色沉重,双眼含泪,场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血战9天9夜不放弃 董振堂誓与革命共存亡

    坐落于河西走廊中段西部的高台县是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咽喉要道。

    图|高台血战中,红军正拿着冷兵器作战(雕塑)

    高台县城南面的祁连山脉常年被白雪覆盖,北面的沙漠荒无人烟。

    两面恶劣的地理条件使河西走廊在此变得极为狭窄,成为兰州通往新疆的军事要地。

    1937年1月1日,天露晨光,董振堂就率领近3000人出发,来到高台县县城下发起了勇猛攻势,趁敌人不备一举将县城攻克。县长马鹤年见抵挡不住,只好缴械投降。

    随后,董振堂留下军中37团、43团及其他直属单位留守临泽一地,其他战士们则多方储备粮草为继续前进做准备。

    高台县城失守让当时控制着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马家军将矛头对准了董振堂,

    他们分出三股兵力,两股前后包抄,一股集中力量向高台进攻,以2万多人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高台,企图将董振堂等人消灭于城内。

    图|正在奋力守城,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红五军

    面临如此严重的敌情,董振堂认为应立刻向红五军所属的西路军总部汇报,但唯一的电台被留在了临泽,他几次派人乔庄出城均有去无回。

    无法联系到总部,董振堂做出了决定:他要守城。

    1月5日,高台县城外围炮火声响彻天际,这场战火足足蔓延了1个星期。董振堂带领战士们精心布防,多次打退敌人进攻,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在此种情况下,节节败退的马家军恼羞成怒,继而采取焚烧和炮火连击的办法攻城。

    由于弹药有限,董振堂组织高台的铁匠和木匠收集大刀、梭镖、铁棒、木棒等各类金属制品和木制品备用,并用桶装上水,等待结冰后直接当武器使用。

    这些东西虽比不上枪支弹药伤害大,但在守城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图|没了枪支弹药,红军与敌军“肉搏”(雕塑)

    敌众我寡,坐守孤城。战事状态对城内的红五军极其不利。

    为保存实力,董振堂准备先突围,待时机成熟再借机破敌。

    他认为北关城外较开阔,背靠黑河,敌人力量相对薄弱,是突围的最佳方向,便命令骑兵团团长吕仁礼在北关大佛寺周围城墙处挖洞,以便于紧急情况下突围。

    吕仁礼昼夜施工,挖出一个宽约1米,高约2米,能并行两匹马的洞,外面仅留下一层皮,能够一捅就开。

    但董振堂没想到,洞挖好没多久,

    1月17日凌晨,他从便衣通讯员那里收到了上面的来信,信上说高台是重要的军事据点,要他坚守高台。

    到此,董振堂只能放弃突围。

    图|红西路军纪念馆内还原的高台血战现场(雕塑)

    此时,董振堂和战士们已经历了10多天的激烈战斗,伤亡巨大,幸存人数仅占全军的三分之一,而马家军却加足了火力猛烈进攻。

    失去援助,弹尽粮绝,这是怎么样的绝境!

    董振堂红了眼,他收拢部队,号召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要与高台共存亡。

    此时的马家军认为红五军连日鏖战已经毫无能力再抵抗,便一拥而上。等到敌人靠近,所有红五军战士们一起开火,没有武器,就用先前准备好的大刀、梭镖、铁棒、木棒等往下砸,打的敌人头破血流。

    不仅是战士们在战斗,机关干部、伙夫、马夫等都一同上城苦战,誓死要守住这座城。

    图|高台失守后,被马家军俘虏的西路军男女战士们

    城墙上血迹斑斑,弹痕累累。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红五军虽未放弃抵抗,却因缺少枪支弹药无法完全击溃敌人。

    在如此紧要的关头,收编的民团中有人叛变,与敌人里应外合,让红五军完全陷入无法自救的困境。

    1月20日拂晓,马家军集中兵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在高台县城城墙上和大街小巷里,已经失去火力的红五军与敌人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枪炮声和喊杀响成一片,所到之处血流成河,遍地都是伤员和尸体。

    激烈的肉搏战一直打到了下午3点,红五军损失极为严重,高台县重新落入敌军手中。

    图|在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中,红五军战士与敌军激战过

    董振堂带着战士们从大街的西头转移到东门城楼,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董振堂神情悲愤,在台上高喊着:“要把东城门守住,坚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身在董振堂不远处的吕仁礼心中十分了然,自己手中仅剩的两个骑兵连是董振堂最后一张牌了。

    本想劝说立刻突围的他,看到董振堂一言不发,紧咬牙关,心中燃起一阵热血,挺起胸脯大声道:“军长放心,我们一定坚决守住阵地,战至最后一人!”

    董振堂做了最后的血战动员,他铿锵道:“共产党员们,干部们,敌人上来了,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我们要血战到底!”

    说罢,便率先冲了出去。在敌人密密麻麻的枪林弹雨中,他倒下了,从城楼上摔了下去。

    被发现时,董振堂已被鲜血染红了衣裳。

    图|马家军将被杀害的红军干部尸体用毛毡包裹,准备送南京邀功

    半昏迷中,他听见战士们焦急地呼喊,他用力睁眼,用极其微弱的声音道:“别顾我了,你们快走。”

    说完,他便闭上了眼睛。1937年1月20日,这位铁血将军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了42岁。

    高台一战,血流成河,红五军全军覆没。更为残忍的是,攻克高台县的马家军找到了董振堂等将领的遗体,将他们的头颅割下,悬挂示众并邀功。

    找不到丈夫的头颅 妻子贾明玉抱憾离去

    董振堂牺牲时,他的妻子贾明玉年仅39岁。

    远在千里之外的她,时隔10年才收到丈夫已离世的噩耗。

    图|董振堂将军之孙董建(左)董乃煌(右)在董振堂雕塑前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了董振堂的家乡,在汉奸的带领下,董家先后两次被抄家,董家人迫不得已远赴他乡。

    在《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中,董家孙子董建讲述道:“那段时间,奶奶(贾明玉)带着家里十八口人到处流浪靠着手工活养活了孩子们。”

    董振堂牺牲后,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庄严的追悼大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下达命令,要求高台县政府寻找董振堂遗骸,但遗憾的是终无所获。

    1983年,86的贾玉明在北京逝世。董振堂的子女前往高台扫墓时,捧回了烈士墓下的一抔黄土,连同父亲生前仅有的一张照片,与母亲的骨灰合葬于河北省新河县西李家庄村。

    未找到丈夫的遗体,是贾玉明心中巨大的遗憾。

    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河北邢台新河县委、县政府收到了原西宁市档案局副局长陈庆春的来信,据其考证,确定董振堂的头颅埋葬在西宁市。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走访,确定董振堂的头颅就近埋在中山医院西墙外的空地内。得到父亲头颅的下落时,董振堂的次子董用威已9旬高龄,在母亲的墓前,他感慨地说:“您终于可以安息了。”

    图|董振堂的次子董用威在父亲的雕塑前

    风云变化,时代更迭,英豪辈出,在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上,董振堂和红五军的故事将永载丹青。

    在此,向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董振堂将军和他带领的红五军烈士们致敬!


  • 上一篇: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曾希圣同志简介
  • 下一篇:从“战国四公子”切入,聊聊战国时期的贵族和官员选拔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